(荃灣葵青離島)上大東山 打卡勿做芒hunt

 2020-12-18
(荃灣葵青離島)上大東山 打卡勿做芒hunt

大嶼山大東山近月人山人海,原來是市民爭相到芒草海打卡拍照,抖氣放電本是好事,但有自私遊人疑剪走盛放的芒草據為己有。另外,到大東山跳板石的遊人亦急增,上月底就有遊人在跳板石拍照時失足跌斷手,最後要由直升機送院。近期郊遊意外急增,有行山專家提醒切勿為拍照而犯險,「唔好為咗張相,無咗條命」。

藝人麥明詩早前在社交網站分享到訪跳板石的行山照,其中一張相見她左手扶住大石,右手拿着電話,借位影相。她更留言:「老地方見。」似是向電視劇角色「Laughing哥」致敬,由藝人謝天華演出的該個角色,曾有一幕單手攀石講電話的經典場面。


藝人江若琳與丈夫早前亦曾到訪跳板石拍照。


假驚險真跌傷女山友送院

其實,在該處拍攝以手支撐雙腳騰空照片並不太難,因為石頭騰空距離只有不足一個成人的高度,底下有另一塊石頭可當腳踏,只要按下快門時用力撐起雙手雙腳離地,就能拍出「驚險」照片。正因可以「就角度呃like」,因此令跳板石成為打卡熱點。

然而在11月30日,一名女山友遠足期間,在跳板石也一度想試試身手,惟當她雙手掛石上,雙腳吊起騰空時,突然疑失重心失足墮地跌斷手受傷。雖然女子其後清醒並坐在石下,惟幾經休息後也未能復原,最終也要召喚飛行服務隊直升機送院。


有女子疑在跳板石拍照時失手跌傷。


當時同在現場的藝人文雪兒女兒張筠,事後留言表示:「今日爬呢舊石嘅時候有位朋友跌斷了手,大家記得打卡還打卡,要注意安全。」


藝人文雪兒女兒張筠提醒大家打卡亦要注意安全。


背囊裝大堆芒草坐港鐵離開

除了攀爬作高危拍照外,有山友日前更發現有遊人摘去芒草拍照,甚至用剪鉗剪走芒草後,用背囊裝走一大堆芒草,坐港鐵離開。

有山友看過照片後批評網民更留言指,行為破壞大自然,亦破壞景觀令其他人不能夠欣賞。亦提醒芒草被摘後未必能再栽種,摘去也沒有用。不過亦有人替拿走芒草的人辯護,指有可能遊人只是將山上已折斷的芒草帶走。


有人提起切口整齊的芒草打卡。



有人疑摘走芒草做「戰利品」。


專家:唔好為張相無咗條命

中國香港攀山隊及攀登總會前會長梁念豪指出,不少郊遊人士熱愛拍照「打卡」,為求照片拍出理想效果,不時站在石景、瀑布及懸崖邊等危險地方自拍,一不小心發生意外,輕則跌傷,重則可能釀成嚴重後果。他指近年許多行山新手亦因拍照而受傷,呼籲巿民切勿為拍照而犯險,「唔好為咗張相而無咗條命」。

梁續指,社交網站上不難發現有行山人士會攀爬石頭,如跳板石或上黃竹角咀石景「鬼手」拍照。他提醒,這些大自然景物來之不易,如經常被人攀上拍照的黃竹角咀組岩石,是本港最古老的岩石,經過千萬年來的地殼變動、風化侵蝕,才成為形狀獨特石景。雖然這些石景難免有一日會因風化而自然消失,但若遊人不愛護,只為拍照便攀爬上去,便會加速岩石的損壞。



近期不少人到大東山拍攝芒草美景。


梁念豪呼籲切勿為拍照而犯險。


他提醒,若山友愛惜大自然,不要做出破壞景物行為。

今年至少25人死於山嶺

疫情下行山人數大增。警方表示,今年首八個月在行山搜救行動發現124人受傷,當中有21人不幸死亡。期間警務人員的搜索時數超過3,500小時。

求助個案中,有行山人士因準備不足,未能應付突如其來天氣變化而被困荒野;或因偏離合適行山路線而發生意外的個案,主要涉及中暑、跌倒、受傷或迷路等,數字更在六月起持續上升,情況令人擔憂。


警方表示,首八月行山搜救發現124 人受傷。


七旬翁行山遭石擊斃

而在今年今年九月,西貢榕樹澳一名70歲男子於石澗行山期間,被一塊面積約一米乘一米的石頭擊中,傷者一度陷入昏迷,其後證實不治。

11月21日中午時份,一名行山客在獅子山郊野公園行山時,驚見山腰之處,有一名婦人疑由山上30米高斜坡失足墮下昏迷,惟直升機救起後宣告不治。12月五日,一名中年男子被露營人士發現在蒲台島燈塔附近昏迷,送院時不治,令今年的郊野搜救行動中最少有25人死亡。

大嶼山將升級百公里行山徑

現時大嶼山有一條全長70公里的行山徑——鳳凰徑。日前有報道引述消息指,計畫透過連接現有及建造新的行山徑,整合成一條總長度約100公里的環大嶼遠足徑。


大嶼山大東山近期成為郊遊熱點。


長度將與麥理浩徑相若

政府近年積極於大嶼山一帶發展生態旅遊,並透過制定了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把大嶼山發展為香港的度假勝地。

可持續大嶼辦事處最新已完成總綱圖,擬分階段把大嶼山打造為全港市民的遠足樞紐,透過連接現有及建造新的遠足徑,以增設電訊網絡等配套,整合出一條總長度達100公里的環大嶼遠足徑,長度將與麥理浩徑相若。

而現存的鳳凰徑於1984年啟用,全長70公里,共分成12段,並以島上的最高山峰鳳凰山命名。鳳凰徑路線主要圍繞南大嶼郊野公園而行走,由東部的梅窩起,攀過二東山及大東山繞行西面海岸到大澳,然後經嶼南海岸線如水口、貝澳再返回梅窩。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