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新冠疫情反覆,除油麻地新填地街近日出現大型爆發,葵涌石蔭邨仁石樓日前更一度疑出現垂直傳播,09室住戶通宵撤離、全幢亦須強制檢測。更令人感到憂慮的是,仁石樓多個單位出現糞渠倒灌,導致大量糞便夾雜污水入屋,居民十分擔心病毒因而廣泛傳播。
從石蔭邨仁石樓一樓住戶梁女士提供的照片所見,有單位從座廁湧出夾雜糞便的污水,並導致家中水浸。
葵涌石蔭邨仁石樓一度疑出現垂直播疫。
污水亦從廚房的去水口倒灌,滲滿地板。
仁石樓一樓單位內糞跡斑斑
糞水流走後,啡色污跡留在地板和傢俬上,梁女士擔心有病毒傳播風險。而污水亦從廁所及廚房的去水口倒灌,滲滿廚房地板,情況相當嘔心。
梁女士形容情況「好恐怖」,並坦言倒灌已非首次,她旁邊及對面單位都曾發生糞渠水倒灌。她直言,或因排污喉管遭雜物阻塞,每當上層單位有人沖廁,家中座廁就會湧出污水,而大廈早前已多次出現糞渠倒灌入屋的情況,對上一次發生於去年五月,當時有傢俬被糞水浸壞,且不獲保險公司賠償,相當無奈。
此外,她指出大廈的公共空間衞生亦十分惡劣,大廈平台被丟棄大量用過的紙巾,衞生情況令人擔憂。
多個單位出現糞渠倒灌,糞水由座廁湧出。
工友到受影響單位協助清潔。
專家:外牆喉管生草或有滲漏
1月14日,葵涌石蔭邨仁石樓當時已累積至有六人感染新冠肺炎,當中涉及三個單位同一座向的09號單位。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當日到場視察後,直言六名患者的發病時間接近,不排除有病毒經喉管向上或向下傳播,部分外牆的喉管不理想,有草等植物出現,可能代表有滲漏。袁國勇建議房屋署對仁石樓09室單位渠管進行檢修,確保安全後隔離居民方可安排回家。
袁國勇( 右一) 建議檢修仁石樓09 室單位渠管。
為此當局其後將所有09號單位的居民撤離到檢疫中心,最終截至1月16日,仁石樓累計共有九名來自四個09室單位的人確診;另有一個08室單位住戶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08室單位位於大廈高層,與其他爆疫單位相距較遠,亦無共用喉管,實際情況有待調查。
大廈平台滿佈用過的紙巾。
陳恒鑌促房署監管維修質素
一直跟進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向《我家》直言,仁石樓一樓於本月16日有至少三個單位,出現糞水倒灌入屋,雖與早前要撤離的09室不在同一翼,但他認為出現糞水倒灌情況十分危險,已即時要求房署馬上跟進仁石樓全幢、甚至全邨的喉管情況,他十分感謝有清潔工友到受影響單位內以協助清潔。
陳恒鑌擔心,本港不少屋邨都面對同樣情況,因此緊急約見房屋署,要求加快公營屋喉管檢查工作。他引述房屋署指,至今已檢查近10萬個公屋户,當中超過九成單位喉管狀況良好,百分之八單位的喉管需要維修,當中大部分涉及住户自行改裝坐廁排污渠管所引致。
他直言,今次疫情多在公屋爆發,房屋署必須嚴肅檢討屋邨渠管維修質素及監管情況。
陳恒鑌( 中) 擔心,不少公屋喉管存播疫風險。
測量師:裝修改喉或致病毒傳播
爆疫的仁石樓有單位座廁排氣喉被人擅自切斷,另外亦有單位外牆渠管生草,懷疑出現污水滲漏,專家不排除病毒經渠管傳播的可能。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指出,該廈有機會因有住戶曾在裝修時改動喉管,導致病毒傳播。
何表示,由相片見到,部分樓層排污渠生草,原因之一可能有種子隨風飄到渠管,亦可能出現漏水。因此需要將草移除,如果發生有根莖滲入喉管,便需要更換,避免植物生長導致喉渠破損。
房屋署發言人回應指,仁石樓約有2,400名住戶,其中09室有約170名住戶。鑒於該邨近日出現確診個案,因此會隨即在該邨展開排水管檢查計劃。就石蔭邨仁石樓倒灌問題,初步懷疑有其他單位沖廁時有雜物導致塞渠,已經派人到場清潔消毒,並張貼告示提醒租戶不要將雜物投入座廁。
外牆喉管生草,易有滲漏。
【石籬中轉屋 明年底清空建公屋】
屋邨日久失修除容易導致病毒傳播,更有可能淪為危樓。1966年落成的葵涌石籬(二)邨第10座及第11座樓齡逾50年,1996年該兩座大廈被改作中轉房屋,惟近年大廈出現嚴重石屎剝落,有單位天花曾塌下枕頭般大的石屎塊。房屋署表明因不符成本效益,而拒絕投資保養該中轉房屋。
直至去年底,房委會通過清拆石籬中轉房屋的遷置及相關安排,決定清拆石籬中轉房屋作公營房屋發展用途。預計於明年底清空石籬中轉房屋。如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放寬規劃限制,預計石籬中轉房屋和毗鄰的前石籬天主教小學用地,將興建約1,600個公營房屋單位。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現時約有330戶約590人居於石籬中轉房屋。按照房委會現行政策,受影響的石籬中轉房屋居民,如符合資格可根據「提前配屋計劃」提前最多12個月獲編配公屋。如未能在清空前配屋,將會在清拆時獲安置入住屯門寶田中轉房屋。
葵涌石籬(二)邨第10 座及第11 座樓齡逾50 年。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