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葵青離島)播菌污水入屋 舊公屋宜加緊看

 2021-01-29
(荃灣葵青離島)播菌污水入屋 舊公屋宜加緊看

第四波新冠疫情反覆,除油麻地新填地街近日出現大型爆發,葵涌石蔭邨仁石樓日前更一度疑出現垂直傳播,09室住戶通宵撤離、全幢亦須強制檢測。更令人感到憂慮的是,仁石樓多個單位出現糞渠倒灌,導致大量糞便夾雜污水入屋,居民十分擔心病毒因而廣泛傳播。

從石蔭邨仁石樓一樓住戶梁女士提供的照片所見,有單位從座廁湧出夾雜糞便的污水,並導致家中水浸。



葵涌石蔭邨仁石樓一度疑出現垂直播疫。


污水亦從廚房的去水口倒灌,滲滿地板。


仁石樓一樓單位內糞跡斑斑

糞水流走後,啡色污跡留在地板和傢俬上,梁女士擔心有病毒傳播風險。而污水亦從廁所及廚房的去水口倒灌,滲滿廚房地板,情況相當嘔心。

梁女士形容情況「好恐怖」,並坦言倒灌已非首次,她旁邊及對面單位都曾發生糞渠水倒灌。她直言,或因排污喉管遭雜物阻塞,每當上層單位有人沖廁,家中座廁就會湧出污水,而大廈早前已多次出現糞渠倒灌入屋的情況,對上一次發生於去年五月,當時有傢俬被糞水浸壞,且不獲保險公司賠償,相當無奈。

此外,她指出大廈的公共空間衞生亦十分惡劣,大廈平台被丟棄大量用過的紙巾,衞生情況令人擔憂。


多個單位出現糞渠倒灌,糞水由座廁湧出。



工友到受影響單位協助清潔。


專家:外牆喉管生草或有滲漏

1月14日,葵涌石蔭邨仁石樓當時已累積至有六人感染新冠肺炎,當中涉及三個單位同一座向的09號單位。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當日到場視察後,直言六名患者的發病時間接近,不排除有病毒經喉管向上或向下傳播,部分外牆的喉管不理想,有草等植物出現,可能代表有滲漏。袁國勇建議房屋署對仁石樓09室單位渠管進行檢修,確保安全後隔離居民方可安排回家。


袁國勇( 右一) 建議檢修仁石樓09 室單位渠管。


為此當局其後將所有09號單位的居民撤離到檢疫中心,最終截至1月16日,仁石樓累計共有九名來自四個09室單位的人確診;另有一個08室單位住戶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08室單位位於大廈高層,與其他爆疫單位相距較遠,亦無共用喉管,實際情況有待調查。


大廈平台滿佈用過的紙巾。


陳恒鑌促房署監管維修質素

一直跟進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向《我家》直言,仁石樓一樓於本月16日有至少三個單位,出現糞水倒灌入屋,雖與早前要撤離的09室不在同一翼,但他認為出現糞水倒灌情況十分危險,已即時要求房署馬上跟進仁石樓全幢、甚至全邨的喉管情況,他十分感謝有清潔工友到受影響單位內以協助清潔。

陳恒鑌擔心,本港不少屋邨都面對同樣情況,因此緊急約見房屋署,要求加快公營屋喉管檢查工作。他引述房屋署指,至今已檢查近10萬個公屋户,當中超過九成單位喉管狀況良好,百分之八單位的喉管需要維修,當中大部分涉及住户自行改裝坐廁排污渠管所引致。

他直言,今次疫情多在公屋爆發,房屋署必須嚴肅檢討屋邨渠管維修質素及監管情況。


陳恒鑌( 中) 擔心,不少公屋喉管存播疫風險。


測量師:裝修改喉或致病毒傳播

爆疫的仁石樓有單位座廁排氣喉被人擅自切斷,另外亦有單位外牆渠管生草,懷疑出現污水滲漏,專家不排除病毒經渠管傳播的可能。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指出,該廈有機會因有住戶曾在裝修時改動喉管,導致病毒傳播。

何表示,由相片見到,部分樓層排污渠生草,原因之一可能有種子隨風飄到渠管,亦可能出現漏水。因此需要將草移除,如果發生有根莖滲入喉管,便需要更換,避免植物生長導致喉渠破損。

房屋署發言人回應指,仁石樓約有2,400名住戶,其中09室有約170名住戶。鑒於該邨近日出現確診個案,因此會隨即在該邨展開排水管檢查計劃。就石蔭邨仁石樓倒灌問題,初步懷疑有其他單位沖廁時有雜物導致塞渠,已經派人到場清潔消毒,並張貼告示提醒租戶不要將雜物投入座廁。


外牆喉管生草,易有滲漏。


【石籬中轉屋 明年底清空建公屋】

屋邨日久失修除容易導致病毒傳播,更有可能淪為危樓。1966年落成的葵涌石籬(二)邨第10座及第11座樓齡逾50年,1996年該兩座大廈被改作中轉房屋,惟近年大廈出現嚴重石屎剝落,有單位天花曾塌下枕頭般大的石屎塊。房屋署表明因不符成本效益,而拒絕投資保養該中轉房屋。

直至去年底,房委會通過清拆石籬中轉房屋的遷置及相關安排,決定清拆石籬中轉房屋作公營房屋發展用途。預計於明年底清空石籬中轉房屋。如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放寬規劃限制,預計石籬中轉房屋和毗鄰的前石籬天主教小學用地,將興建約1,600個公營房屋單位。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現時約有330戶約590人居於石籬中轉房屋。按照房委會現行政策,受影響的石籬中轉房屋居民,如符合資格可根據「提前配屋計劃」提前最多12個月獲編配公屋。如未能在清空前配屋,將會在清拆時獲安置入住屯門寶田中轉房屋。



葵涌石籬(二)邨第10 座及第11 座樓齡逾50 年。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