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急速發展下騙徒手法亦隨之不停「變局」,長者對新資訊接受較慢容易被騙或是事實,但墮入騙案亦非完全是因為年紀造成。明明人人都知道要小心騙案,但騙徒偏偏更懂針對不同目標心理進行,讓受害者「破防」,有《我家》讀者更爆料指出家人墮「關懷圈套」的經過,提醒大家引以為鑑。
【掌握三大最新騙案手】
1. 遊玩搵獵物 帶入「洗腦店」
情騙在電視節目《東張西望》日日「上演」,但行騙並非限「談情說愛」這招。近期不少銀髮族愛到內地遊玩,旅程中不免遇上「知音人」。有讀者向《我家》爆料指,指其退休父親陳伯(化名)到蓮塘口岸附近深圳飲茶時,遇上一名港人女子主動搭訕。陳伯本保持戒心,但該女子一直只是談論深圳遊玩好去處,漸漸令他放下戒心並交換聯絡方法。
不久之後,女子見漸投契便指陳伯有中風加深的徵狀,隨即提議帶他到粉嶺相熟的保健品店,介紹有治療中風功效的內衣給他,一穿便可防止中風,最終在店員和「朋友」推銷下花費逾萬元購買「神奇內衣」。經家人半個月後發現有關「神奇內衣」並諸問下方知誤中「洗腦店」騙局。
愈來愈多銀髮族經蓮塘到內地遊玩交友。
市面上有不少針對長者推銷的保健品店。
2. 有片非真相 深偽真係強
人工智能(AI)發展成熟下,「有片有真相」也說不準。多款手機程式如內地的「閃剪」App,已可讓用家以一段對鏡頭隨意說話影片,再在程式上打上文字,數秒間便能轉換成影片中的人,以同樣的聲音、吻合的口吻說出該段文字,效果猶如真實拍攝。
事實上「換臉」、「換聲」的「深偽技術」開始運用於詐騙,特別是在韓國更有換臉色情片敲詐受害人。警方提醒,deepfake(深度偽造技術)逐漸成熟,可藉AI深度學習以模擬特定對象的多角度面部特徵和聲音,製成高仿真的模擬影聲。因此,長者可平日與家人訂立暗號以助分辨對方真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
對鏡頭說出數字, 可讓AI程式學習拍攝者的聲音。(互聯網)
輸入文字, 生成拍攝者的聲音並可作朗讀。
生成影片模擬拍攝者聲音讀出文字, 說話口形吻合, 真假難辨。
3. 釣魚變種肆虐 網站積分做餌
「猜猜我是誰」日漸式微,釣魚短訊卻「變種」肆虐。近期有騙徒假冒「萬寧」、「八達通」名義廣發積分到期短訊,當中不少釣魚短訊,訛稱有數千積分會在即日到期,誘騙市民到虛假網站以極低廉價格換購電子產品,套取其信用卡資料。有網民提出,細心思考就可發現有詐,「萬寧」根本沒有獨立積分獎賞系統,而是使用多間商店聯用的「YUU」積分。
騙徒假冒「萬寧」廣發短訊詐騙,《我家》記者日前亦收到。
【自我檢測!易墮騙局長者特徵】
1. 平常很少接觸的商品,不大在意價格,易高價購低價品的人。
2. 不願自己研究,而寧願聽從信賴別人特別是所謂朋友建議的人。
3. 容易購買比較不需傷腦筋及時間操作便有效果商品的人。
4. 被游說購買物品時倚靠所謂自己經驗和情感來做判斷的人。
5. 急於求成,對有利益交易有過於樂觀心態的人。
6. 購買健康相關商品時過於迷信能長壽健康的人。
7. 對新科技資訊不熟悉及分辨能力較弱的人。
【對「防騙app」 社區反應冷淡?】
根據警方數字,今年上半年接獲近兩萬宗詐騙案,逾六成屬網上騙案。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日前與警方到屯門兆麟社區中心與長者舉辦防騙講座,他引述當日到場分享「平安紙」資訊的律師指,曾親身經歷有陌生人帶婆婆到其律師樓辦平安紙,婆婆不虞有詐,幸由機警的律師識破。
田北辰向《我家》表示,騙徒手法不斷隨科技及潮流變種創新,因此家人應多加關心家中長者,與他們分享與詐騙有關的最新資訊,加强防騙意識。
田北辰對逾半街坊未安裝「防騙視伏app」感意外。
另外,不同政府部門各推出方法助市民防騙,如「防騙視伏app」。田北辰直言,對講座上有一半以上街坊,仍未安裝該程式感到意外。他亦指出,政府新設「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為已登記認證的機構短訊名稱加「#」字頭,如運輸署落實「#HKeToll」,以打擊早前氾濫的易通行騙案。
掃一掃
安裝政府「防騙視伏app」
民生
生活
學習
科技
我家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