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公眾健康,政府2022年啟動「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至今在逾500個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當個別地點情況有改善,錄影服務依次順移至區內已裝攝錄機地點,原有攝錄機保留,有需要時始再錄影。不過,儼如「音樂椅」的錄影方法是否奏效?衞生黑點取決什麼因素?今期「衞生黑點」系列下集,《我家》記者以新蒲崗及大角咀為切入點,看看鏡頭背後實況。
截至今年3月的衞生黑點名單中,黃大仙區在106個黑點中共佔3個,分別位於牛池灣、慈雲山及新蒲崗,當中牛池灣及新蒲崗為已獲改善但未及2年的衞生黑點。然而,新蒲崗衞生真有明顯改善?
新蒲崗鮮肉鮮果店後巷,每日堆滿大堆垃圾。
後巷私家倉
「街坊都知道呢條後巷超污糟,店舖將啲垃圾掉喺後巷,發泡膠箱、竹籮乜都有,成日見到老鼠。」這名不願上鏡的街坊所說的,正是位於新蒲崗彩虹道與仁愛街交界的後巷,毗鄰店舖是該處居民的買餸熱點,惟後巷恍如其私家倉庫,不少街坊改道而行。
《我家》記者發現,該後巷通往仁愛街的位置擺放了食環署網絡攝錄機的告示牌。然而,無論在鏡頭前後,都會發現垃圾處處,更有人將大包垃圾放在告示牌旁;最令人嘖嘖稱奇的,在後巷坑渠見到食環署兩個生銹的老鼠籠,看來很久未有執行「任務」。這個區內聞名的衞生黑點,為何「榜上無名」?該處攝錄機有否長期錄影?事實上,新蒲崗食肆眾多,部分店舖會將垃圾雜物堆放在後巷,記者當日就見有清潔工忙於清理。
後巷往仁愛街放置攝錄機的告示,旁邊仍見大包垃圾。
新蒲崗不少後巷同樣被食店擺放雜物。
食環署兩個老鼠籠已經生銹。
搭棚竹瞓街
除此之外,油尖旺區在衞生黑點名單共23個,當中大角咀佔2個。記者在大角咀道視察,發現食環署在近埃華街交界懸掛了橫額,提醒商戶必須清除公眾地方的貨物。
當記者再沿大角咀道行至利德街交界時,發現已被剔除衞生黑點的大角咀道千歲大廈附近位置,即使在街頭留有攝錄機設備,惟鏡頭外堆放了大量搭棚竹枝,更有人在毗連的大角咀道棄置建築廢料及家具等,此舉不但有損市容,更影響途人安全。
大角咀道千歲大廈的攝錄機告示牌旁,堆放搭棚竹。
家具被隨處棄置在大角咀道。
食環署橫額提醒店舖勿在公眾地方擺貨物。
加強阻嚇力
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表示,網絡攝錄機對於監察衞生黑點十分有效,但估計署方在資源問題下,未能全部投入運作,僅按需要而錄影。由於科技愈趨普及,在社區需求下,他希望署方能定為常設項目,長期錄影衞生黑點,加強阻嚇力。
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認為,署方必須檢視網絡攝錄機的運作流程,以及審視所定的衞生尺度是否太過寬鬆,若果發現黑點死灰復燃,必須長期錄影監管,並贊成所有網絡攝錄機全天候運作。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
【科技提升工作效率 政府擬引入清掃機械人】
食環署亦透過網絡攝錄機,蒐集司機或乘客於車上亂拋垃圾的罪證,截至今年8月31日,署方共提出81宗檢控,其中23宗定罪,其他個案在調查中。署方擬在未來一年把網絡攝錄機安裝地點增至逾1,500個,其中設置於中央分隔帶的攝錄機更會倍增。
部門測試的自動清掃機械人。
明年擴展沙田以外試點
此外,環境及生態局最近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正研究透過無人機全自動巡視街道潔淨情況,並自今年6月起於沙田試驗自動清掃機械人,明年會擴展至其他地點測試。
對於局方以科技提升工作效率,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表示支持,因他以往在上海考察見到當地使用機械人清潔街道十分奏效,既可解決人手問題,全日運作,甚至在酷熱天氣下也可「開工」,故他曾向當局反映建議採用。對於機械人較適合在闊寬路面進行工作,他認為當局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可予以配合,能有效地透過科技提升工作效率。
民生
生活
學習
科技
我家放大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