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大學刊物以「事不『關』己」為題發布關愛隊專題報道,通過「放蛇」和訪問提出了對關愛隊舉辦活動「貨不對辦」、疑似「造假」、工作報告「不公開」等的質疑。
民政總署隨後在社交平台發表長文,以「事事關心」反駁上述報告,並指「不論過時過節、是晴是雨、何時何地,只要區內市民有需要,關愛隊都隨時候命、立即出動,與各政府部門和區議員攜手解決市民燃眉之急。」
「事不關己」的說法難免稍顯「標題黨」,但「事事關心」又能否真正做到?本欄認為,參與社區前線工作的義工值得尊重;但相較於民間義工隊,關愛隊作為政府在社區的「正規軍」義工,整體的定位和角色尚未清晰?例如提供哪些獨特的服務、服務到哪些特定的弱勢群體等。
此外,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將提高對關愛隊的資助50%,全港452 隊關愛隊合計每年最少支出約1.8 億港元,上限可達2.7 億港元;然而,僅屬社區義工性質的關愛隊,是否應有「事事關心」的期待?「隨時候命」是否符合實際情況?都值得各方認真思考。
報道中,相關的民政專員指關愛隊的工作報告不能公開,並以「KPI(關鍵績效指標)已經達成」回應公眾如何知悉關愛隊工作的完成度。本欄認為,政府可向公眾解說不予公開的理由,亦可要求關愛隊向公眾解說工作的實情和進展,以回應質疑,從而逐步建立關愛隊的價值。
是公眾的期待雕刻了關愛隊,也令政府的各項公共服務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細緻。因此,以制定KPI的高姿態處理民生工作或不理想,政府官員應放下身段走入具體的社區和基層,打開耳朵聆聽居民所需、所想,設計多元化、創新且精準的社區服務,廣泛邀請市民參與,讓關愛隊有溫度,有能見度。
至於關愛隊的營運團體,本欄呼籲各團體珍惜面向公眾的機會,若如影片中回答:「關愛隊那個我們暫時不回覆」,諸如此類的表現乍看起來是公關技巧高低,但實際上反映了相關人士對自身參與社區事務的角色和姿態的理解。
若從「大局」來看,一次不理想的回應和作法,或令整個關愛隊的工作蒙上陰霾,得不償失。
社區同行基金會創辦人 張媞
社區同行基金
我家時評
張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