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既是精神科醫生 也是視覺藝術家

 2021-03-11
(沙田)既是精神科醫生 也是視覺藝術家

香港人熟悉的曾繁光(David),是一位常在鏡頭前以慈祥的笑容,解答港人情緒問題的精神科醫生。他,同時有另一身份,是一位視覺藝術家。


曾繁光 :做好每樣自己喜歡做嘅嘢 !

藝術在香港生存的空間可謂「似有還無」,而在火炭的「悅愉空間」,由曾繁光(David)及林悅玲(Betty)夫婦共同創立達二十載,經歷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仍然堅持為自己、為藝術而創作。

工作室2014進駐火炭

「悅愉空間」是其中一個參與「火炭工作室開放日」的畫室,2014年由葵涌舊址搬來火炭,當年適逢開放日初創時期,霎眼便是七年。David說,搬來火炭是為了「好玩」,皆因志同道合的藝術家朋友都聚集於火炭。

「我們(藝術家們)都相熟的,有時會相約打吓邊爐、飲吓酒、燒吓嘢食,有班朋友聚埋,(藝術)氣氛好好多。」縱然受疫情等各種因素影響,今年參加開放日的單位只有九個,David表示也要繼續堅持,薪火相傳地向公眾分享他們的藝術結晶。


悅愉空間是夫婦的「歡樂天地」。


David:「做創作需要有人互相砥礪和扶持,(所以)聚埋一齊好重要!」

「我哋(參加單位)大家夾錢做宣傳,都係想俾公眾了解吓香港藝術家嘅環境和想法,藝術家之間也能互相觀摩。」Betty亦謂,每年也有一群固定的藝術愛好者,像老朋友一樣來探望他倆、互相交流,今年的開放日仍得以舉行,顯得更難能可貴。

師從陳餘生題材多樣化

回顧作為畫家的起點,David笑言當初拜師之路毫不平坦。正職是精神科醫生的他,當年跟隨Betty向名畫家陳餘生習畫,差一點就被拒諸門外。幸而他擁有明確愛畫畫、愛藝術的心志,遂成為了一名視覺藝術家。

他的創作靈感多樣,例如他熱愛的大自然、嚮往的鄉村平靜生活等,只要是他想表達的事,他就以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近年香港、國際社會環境都動盪不已,他就以《滄海》、《希望》等系列的塑膠彩畫,將其情緒與想法形象化。David透露,接下來會以《出路》為主題作畫,表達他對香港的期昐。

David:「我始終相信香港仍充滿希望,一定會有出路的。」

【寄語做好本分 尋覓「愉悅空間」】

問及如何在做醫生和做藝術家之間取得平衡,他笑謂道:「唔忙㗎我,無咩做咋嘛!」,盡顯他幽默、率直的風格。一問之下,原來David「百足咁多爪」,多年來除了畫畫,更有寫專欄、出書、開talkshow等不同方面的創作,都屬無師自通。


David 用大型水刮作畫。


自言想法「古靈精怪」的他,近年更有做概念藝術的念頭。他說:「我閒時就會不斷諗(藝術作品),想令人有所反省。」、「我相信只要夠勤力、肯捱,每個人都可以有多於一樣事業!」

曾繁光寄語香港人,只要做好本分,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愉悅空間」:「快樂就喺身體力行,做好每樣自己喜歡做嘅嘢!」



疫情無礙開放日舉行。



牆上掛有Betty 的抽象畫。



新界人家

沙田

文化

專訪

生活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