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元朗)ESG先鋒平衡生態悟平衡心態

 2022-01-27
(屯門元朗)ESG先鋒平衡生態悟平衡心態

人總愛美,見到漂亮的衣裳、亮麗的外表總會被吸引,但美並不代表全部,內在價值並不由外在因素取決,有參加了由團體舉辦的社區培訓計劃的元朗區學生表示,以後不會再以貌取「菜」,也願推動身邊人一起保護生態平衡。

香港銀行公會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ESG先鋒培訓──可持續發展與我們的社區」,透過實地研習有機農莊和社區義務工作等,鼓勵中小學生實踐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nvironment,Society,Governance),為生態平衡出一分力。


ESG 先鋒:「美或不美只是外表,內裡一樣好食。」


你的種子如何 你的餃子也必如何

位於元朗的趙聿修紀念中學是其中一間參加學校,就讀中二的鍾銥琳指在工作坊後帶了一棵羅馬生菜回家繼續種植,但錯過了最佳收成時間而未有食用,不過她願意再次挑戰,希望能夠食到由自己親身種的菜。

而在農耕體驗的當天,同學收集蔬菜後一同包餃子,當中混入了些外觀非完美的菜,同學起初抗拒,認為會影響餃子鮮味,不過當餃子送進口內,大家的反應起了微妙的變化:「以前見到外觀不是太美、太翠綠的菜,我就不會食,不過原來美或不美,也只是外表,內裡其實都是一樣好食。」是次餃子試食更啟發了銥琳如何處理稍舊的蔬果,如:榨汁或切除壞掉部分,不必掉棄整件食物,珍惜地球資源。


參觀河背水塘宛如一次小型秋季旅行。


密鑼緊鼓為社區推廣準備。


培訓後懂珍惜 食物吃剩存放雪櫃

一同參加培訓的伍皚頤亦分享自己在參加培訓後少了浪費食物,現在會按自己食用份量預備食材,如真的有吃餘的食物,就放置於雪櫃內好好保藏。皚頤指在疫情期間少與同學聚會,更難得是能藉培訓走到課室外,到青協有機農莊體驗耕作:「在疫情下少跟同學外出聚會,而我亦未曾到農莊體驗耕作,所以第一天的有機耕作嘗試非常有趣,而且走到河背水塘像去了個小旅行一樣,也對農業生意運作加深了解。」

雖然家住元朗,不過是次活動亦成就皚頤開闢新的社區版塊,不光是點對點認識社區,而是透過雙腳和雙手探索自己的社群。青協有機農莊位處的河背有著氣候和土壤條件,因而在港亦能種植鮮有的仙人掌,以多肉植物吸引學生眼球。

學生透過自身體驗和實踐,感受更深刻,她們異口同氣地說會繼續在生活中實踐環保概念。


同學落手包餃子。


做農夫體驗耕種辛酸
諗遊戲懂得換位思考


有機耕作體驗讓學生親身落田,以農夫角色體察耕種的辛酸,除了說明珍惜食物以外,還要易地而處從不同角度思考,配以生物及環境導賞,學習生物多樣性的知識,裝備自己以在社區內推廣保持生態平衡的目標,將知識回饋社群。

同樣參加培訓計劃的唐嬿善,在第二階段籌辦攤位遊戲,當中最記得與長者小朋友的互動:「培訓中的溝通推廣技巧工作坊,教授我在構思遊戲懂得從長幼的角度設身處地思考。」透過遊戲體驗的輕鬆形式,讓街坊認識ESG和社區的聯繫,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體現ESG。




同學為公眾介紹生態平衡和ESG 概念。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