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元朗)素食店女東主 疫下派飯送暖

 2022-03-24
(屯門元朗)素食店女東主 疫下派飯送暖

新冠疫情肆虐,本港不少食店每日提早關門,或索性停業應對。屯門青海圍一家家庭式經營的素食外賣小店,逆境下仍堅守初心,為社區弱勢社群送上關愛飯盒。過程中,老闆娘不是長守熱廚房或做冷氣軍師,而是身體力行一起上門送暖。


張太:「我哋可以關門,但佢哋唔可以斷糧啊!」


「福興素食店」在屯門開業逾20年,現任老闆娘張太九年前頂手經營店鋪,與一兒一女在小店裡,為街坊提供素食外賣。素食店亦恰如合作社,每逢初一、十五定為感恩日,為六十歲長者免費派飯,不知不覺間這愛心行動已踏入第七個年頭。

希望佢哋淡定啲,有精神力氣對抗病情。

張太表示,創業以前在NGO裡工作,了解基層人士生活中缺乏物資,自己一直希望可以為社會出分力。後來,看到新聞節目講述「基層食堂」這概念,令她明白社區互助能夠解決問題,於是就經營小店,賺錢謀生同時兼顧社會責任。

過去一年,香港充滿「苦澀難奈」,張太鼓勵港人不要灰心氣餒,「若能在逆境下互勵互勉,相親相愛,互相包容」,即使是「微塵也能發揮大力量」。在這人人都艱難的情況下,小店不時將愛心飯盒及水果,派給長者和基層人士,最近更開展支援確診家庭行動,召集義工每日送飯到確診家庭門外。

張太坦言,確診家庭需要的並非金錢上的支援,而是一份安全感,「好幾個街坊家庭打電話來哭訴,告訴我兒女確診,不斷問『點算好,點算好』。我去送飯盒,幫手買物資擺門口,希望佢哋淡定啲,有精神力氣對抗病情。」


帶領年輕人推著手推車,沿青山公路到華都送飯。


艱難環境不去做,等何時做?

即使是素食店休息日,張太依然支援確診家庭,無間斷上門送暖。「舖頭休息,我都會係外面買麵包、飯盒同物資送上門,我哋可以關門,但佢哋唔可以斷糧啊!」張太至今幫助區內超過十多個確診家庭,她謙虛說這是微小的數目,但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幫到幾多得幾多。

最近,有康復者前來店鋪欲歸還物資和飯盒錢給張太,她一一婉拒,反而鼓勵康復者金額轉為贊助,轉化成支援心意,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樂於去做,在如此艱難的環境,如果我們都不去做,等何時做?」張太總結疫情下的互助,不光是物質上的施予,更重要的是傳遞社區關愛。她舉例說,區內有一位九十多歲的婆婆,兒子因疫情無法探望母親,張太則代為關顧問候,「我會當成屋企人一樣,知道婆婆兒子一定好擔心,我就會告知他母親的最新情況。」


長者到店外「無接觸」領取免費飯盒。


張太親自送飯盒到確診家庭門外。


增社區共享雪櫃 集物資轉贈有需要者

除了外展派飯活動,張太去年年底在小店新增一個社區共享雪櫃,呼籲街坊貢獻物資,轉贈給有需要人士,讓他們取其所需。「呢個係一個24小時服務點,希望影響更多人資源共享。」

張太的兒女每日留在廚房製作,自己則外出落手落腳任總務,「幫人已經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對於我來說是平常事,每日都過得好開心。開心的源頭不是被讚賞,而是能夠將喜悅傳開去。」



社區共享雪櫃是24小時服務點。



在新墟一帶送飯給清潔工人。



新界人家

民生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