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接波係咪順啲,然後再咁轉身,就有空間傳波了。」逢周二早晨,在大圍站旁的五人足球場,便會看到一幕有趣的畫面:一班老友記身著波衫,耐心聆聽著教練的指導。這就是耆菁薈舉辦的金齡足球訓練班,讓一班活力長者享受踢足球的樂趣,收穫難得的友誼。
耆菁薈:「佢哋嘅體能、四肢協調進步咗好多,友誼都越來越緊密。」
隊長Calvin原本從事醫務工作,退休之後發覺一個人運動顯得沉悶。了解到有這樣的訓練班便報名參加,到現在已有四年的時間。
成立四年,大家好享受足球樂。
Calvin:「我哋仲一齊宵夜、飲茶、去睇香港隊比賽,好開心。」
Calvin表示,四年間不僅令身體變好,更交到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好隊友,「大家互相將就,有團隊精神。大家關係都好好,除咗踢波我哋仲一齊宵夜、飲茶、去睇香港隊比賽,好開心。」
問及這年紀是否不適合足球這項激烈運動,Calvin不以為然。他說大家都會互相照顧,盡量減少一些身體對抗和接觸。Calvin說,年齡的限制,絲毫不影響各位球員的投入和求勝欲。正如他最欣賞的球星C朗一樣,在場上充滿熱誠、毫不惜身。最令他感到開心的,便是在一次社區比賽中拿到亞軍,「比賽仲有比我哋年輕嘅球隊,但係我哋穩紮穩打,享受比賽,攞到亞軍呢個成績係喜出望外。」
在大圍社區服務多年的耆菁薈會長董健莉(Kelly),便是偶然見到社區的球場邊,總是有長者觀看年輕人踢波。「好多老人家睇波,但要佢哋同年輕人踢,係追唔切的。」故此,她想到利用社區的設施,創辦這個長者足球訓練班。最令Kelly開心的,便是一班老友記身體越來越好,「佢哋嘅體能、四肢協調都進步咗好多,而且友誼都越來越緊密。」
隊友成為老友,成日開開心心。
Calvin 最鍾意的球星是C朗。
謝Sir:「佢哋態度認真,落力投入。」
足球班更與香港國際米蘭青訓學院合作,謝志仁謝Sir便來自學院。談起教細路與長者的分別,謝Sir稱讚長者球員們態度認真,落力投入。幾年時間的訓練,亦令他眼見長者們嘅進步,「佢哋一開始時10分鐘就唔得,而家真係好咗好多。」他也希望能夠有更多長者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只要適當注意規則,減少對抗,對於長者亦是一項好好的運動。
謝Sir 希望更多長者踢波。
【踢波多交流 有助與後生仔溝通】
這班長者踢波不僅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老友記,身體上的變化更是個個都深有體驗。
南哥:「感覺身體比58歲嘅時候好好多,而家瞓身救波都冇問題。」
現年62歲的南哥四年前開始踢波,本身感覺身體不太好的他經四年鍛煉,如今直言「感覺身體比58歲嘅時候好好多,而家瞓身救波都冇問題,而且越踢越開心。」在參與足球的過程中,亦學到了如何與年輕人溝通,「踢波要聽教練指令,又要同隊友溝通交流,大家性格都唔同,要互相遷就。咁令我而家同後生仔溝通都好好多啦。」
南哥說踢了四年,身體比以前更好。
扭得好,踢得鬼馬。
新界人家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