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弱勢的社區,越想給小孩更多資源。」天水圍這一區,曾被封為「悲情城市」,但今期報導的這所小學,與一般傳統小學有別。這學校重視從經歷中學習,期望同學從而看到更大的世界。
蘇校長:學生在文本的基礎上發揮個人創意、小點子,逭是個很好的平合。
//天水圍絕不是『悲情城市』,我看得到的是平實和人情味。//
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1999年創校,蘇校長幾乎陪伴了「天循」整個旅程。「天水圍絕不是『悲情城市』,我看得到的是平實和人情味,即使外界有不一樣的眼光,但小朋友品格好,他們只是沒有機會看世界。」蘇校長希望藉學校的統整課程,例如四年級生探訪老人家,為他們製作手工藝禮物,從而培養同學的同理心,另外也讓各年級學生於不同活動中學習技能。
相比傳統學校重視成績,蘇校長更重視學生在藝術上的發展。「有人的反應令我很傷心:『不要搞這些不重要的,讀好書先啦。」蘇校長認為實情剛好相反,越在弱勢的地區,小孩越少機會接觸藝術,就應該給他們更多機會,豐富他們的人生。
兩位外國教育工作者到訪,分享創意教學心得。
//藝術的氛圍,刺激學生另一邊的腦袋,包括情感、對事物的理解。//
蘇校長認為:「藝術的氛圍,刺激學生另一邊的腦袋,包括情感、對事物的理解,是一種『軟技能』。」學校不止教學,也要讓同學在藝術中體會,所以學校設立有畫展,參觀藝術館等。
該校參加了誇啦啦藝術集匯舉辦之活動,名為「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蘇校長解釋,計劃把視藝和中文兩科結合,製作呈現四大名著元素的時裝設計、面譜、繪本。「學生在文本的基礎上發揮個人創意、小點子,這是個很好的平台。」
新穎主題,同學可發揮創意的空間更大。
【跨科學習迸出無限可能】
中文科李老師說,「在服裝設計前,同學需要對文本非常熟悉,了解角色對性格和形象,配合服裝對顏色、物料等,每項細節都有學問。」創作沒有界線、分組合作容易引起爭執,但要展示得好,須基於互相尊重。「同學經常吵架,老師也習以為常,有趣的是他們最後也能達到共識,學會協調、犧牲及尊重。」
「東方孩子比較重視對與錯,但這個課程令學生打破了心魔。」中文科老師文老師分享,一位同學在中文課時比較小說話,害怕表達自己,在「誇啦啦」課堂戲劇匯演的環節,同學要自己編台詞,但他竟然用唱歌的方式把台詞唱出來。
視藝科洪老師認為課程打破了對與錯的框框,令學生更懂得欣賞自己,「以前學生經常批評自己的視藝作品很醜,但經過這課程後,他們少了這樣說。」洪老師會鼓勵同學大膽表達自己。
天循設畫廊表揚同學的佳作。
【人生如棋局 玩落好舒服】
「天循」小學六位家長花數年設計「跟著天循區跨境」桌上遊戲,期望同學從棋藝中良好品格。這套棋中有任務、語言、交通工具、景點等的遊戲卡,同學從遊戲中體驗跨境課程,令未有機會跨境學習的學生抱有一份期待。圖為桌遊大使熱情介紹後留影。
新界人家
民生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