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元朗水邊圍邨,空氣中瀰漫着陣陣麵包香,令街坊不禁走到「BG Bakery」門前。門外排着熟悉的笑臉,大家的手中接過一袋袋熱騰騰的麵包,那是Gigi和丈夫阿But為長者準備的「心意包」。多年來,這份暖意早已送遍社區每個角落。Gigi笑着,語氣卻格外堅定:「雖然我係外國返嚟,但我好傳統,覺得敬老好重要!」
做好一個麵包,不止係做生意,係做一件有意義嘅事。—Gigi
BG Bakery由Gigi與丈夫阿But共同創立,英文名「BG」取自二人名字的首字母;中文店名「烘焙之家」則寓意如家人般親近、沒有隔閡。
加國回流攜手創業
老闆兼師傅的阿But,自小在家人經營的麵包店長大,揉麵粉的節奏、烘焙的香氣早已深深刻在記憶裡。14歲那年,他隨家人移民加拿大,家族陸續開設多間連鎖麵包店,他也一直鑽研西餅製作。回港後,他發現本地的工作環境未必適合自己,便與Gigi決定攜手創業,把多年累積的手藝化為屬於自己的品牌。
阿But對產品要求嚴謹,為品牌而努力。
義工啟發 服務社區長者
Gigi是加拿大回流人士,初到元朗時,對這片社區還十分陌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得知對面水邊圍邨住着不少長者,在義工金叔叔的啟發下,便萌生了為他們送上一點溫暖的念頭。從那天起,她開始定期準備新鮮出爐的麵包,免費派發給長者,並細心挑選款式——雞尾包、菠蘿包、豬仔包、提子麥包……鬆軟易咬、不會太甜,既顧及牙口,也貼合長者的口味。
派麵包的早晨,忙碌而溫馨。
//又或者偶爾見到有人在夜裡徘徊、露宿街頭,心裡都會覺得有點心痛。//
派麵包的早晨,總是一片忙碌而溫馨的景象。義工阿冰會在店外派籌,確保秩序井然;金叔叔則將麵包送到行動不便的街坊家中。阿冰笑言,自己做義工多年,知道這裡有需要便一直過來幫忙,不知不覺已經一年多。「派麵包會見到好多街坊,有時出街見到都會打招呼。大家好守規矩,除咗攞到麵包,其實都係為長者嘅退休生活帶嚟寄託,知道幾時有活動、幾時見面。」
除了長者,Gigi也希望把關愛延伸到更多有需要的人。「例如附近的清潔姐姐;又或者偶爾見到有人在夜裡徘徊、露宿街頭,心裡都會覺得有點心痛。」她說。對Gigi和阿But而言,烘焙不止是做麵包,更是一種與社區連結的方式。他們相信,一袋熱騰騰的麵包,不只暖胃,更能暖心。
「烘焙家庭」享天倫之樂。
【分享心得】
長做長有 最重要收支平衡
在長者較多的水邊圍邨,Gigi很清楚價錢不能定得太高。她坦言,在香港開麵包店並不容易,自己並非為賺大錢,最重要是收支平衡,這樣才能長久地把麵包送到長者手中。
在她眼中,做麵包還是關心別人,都離不開一個「心」字。「兩樣嘢都要用心去做。對我嚟講,做好一個麵包,不單止係做生意,更多係幫人,做一件有意義嘅事。」
阿But對產品一向要求嚴謹:招牌瑞士卷配方少糖少忌廉,選用日本麵粉和法國牛油,味道清爽不膩;曲奇則推出低糖版本,讓長者也能安心享
用。店內還有不少創意款式,如加上菠蘿皮的「脆脆牛角包」、包入粒粒蘋果的「脆脆蘋果包」。
義工活動令街坊多一個相聚場合。
招牌瑞士卷配方少糖少忌廉。
民生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