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峰在單親家庭長大,十三歲已投身社會工作,經歷人生的酸苦辣。幾年前棄高薪創代工工場,旨在傳承中菜家宴滋味,並用雙手免費煮出二十多場愛的盛宴,為草根階層炮製家的味道。
劉達峰:他們有幾何食好啲?我希望可幫手
中廚劉達峰出身貧窮單親家庭,飽嚐孤立與歧視。他慨嘆:「細個無機會吃好的,我成為中廚後,就立志要讓窮苦階層品嚐到食物好味道。」
於是,劉達峰約四年前創立「愛心義廚行」,帶領一班廚師為基層家庭免費提供膳食。
身為廚師,劉達峰肩負以食物帶給人快樂的使命說:「我們廚師最拿手的就是烹調。我希望藉此令有需要的人開心,做到多些關懷、少些歧視。」
愛的盛宴,與基層同行。
劉達峰認為廚師們從義務工作中能得到更大的滿足感,他說:「平時收錢上班,做應該要做的事情,但當他們利用私人時間做義工,當人們享受他做出來的食品那種快樂是不同的。」
劉達峰設食品代工工場,廣播正能量。
「雖然他們不認得我,但每當我從廚房走出來,看見大家吃得眯眯笑,我就最滿足。」
身為兩子女的爸爸,劉達峰重視天倫時光,他認為每一頓飯的相處都值得珍惜,而且對於長期寄住宿舍的病患者而言,更是一份奢望。
於是,劉達峰約四年前開始,每年為不同的院舍舉辦「家宴」。劉達峰認為:「他們可能因為生活或環境,未能獲尊重,例如怡欣山莊所有院友都要住這裡,他們有多少機會陪伴家人呢?現在山莊這邊就允許我們在這邊辦活動,也邀請一大班院友和家人們歡度一個很開心的晚上,去交談、去問候、去見面。」
關懷唐氏綜合症患者,獲紀念旗致意。
「吃飯就是溫馨時光,可以溝通交流。」
【棄酒店高薪做食品代工】
對很多大廚而言,由於久隱於廚房內,若能創業都希望站在幕前,享受食客掌聲。然而劉達峰卻寧願躲在食物工場裏,默默做幕後「無名氏」,經營食物代工場「恩筵飲食服務及策劃」,其中一個原因是「看不過眼」。
劉達峰認為粵菜越來越失真,他直言:「粵菜的傳統就是心機功夫,『炆燉扣』看似簡單功夫,其實當中很多心思位,但現在人手時間不足,省略步驟。我當時就放棄了總廚的高薪,找來師兄和行內知名大廚搞工場,盼重拾粵菜的滋味。」
與手足同撈同煲,用美食作媒介,一同關懷有需要的人。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