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龍華鴿啱港人嘴型 打造藝術文化木人巷

 2020-05-09
(沙田)龍華鴿啱港人嘴型 打造藝術文化木人巷

沙田人想起吃乳鴿,必定想起龍華酒店這一處逾80年歷史,在港屬僅存少數的園林酒店。曾風靡一時,經歷多次危機,老闆娘鍾太看重的是人與情,為了保存回憶而苦苦經營,為了傳承而打造藝術文化木人巷。

逾80年歷史的「沙田地標」龍華酒店,前身為富商鍾秀長的別墅,街坊稱之為「四方樓」。


龍華酒店有80 多年歷史,屬沙田地標。


1941年,鍾秀長太太在戰後自日軍手上取回物業,並開始設置養鴿場,在1951年龍華才正式成為酒店,當年拍得上半島及希爾頓級數。

「金庸李小龍曾入住」

60年代,由第二代接手酒店業務,在1985年始結束租房業務,全面轉型做食肆。

「沙田三寶」是酒店招牌菜,當中有紅燒乳鴿、雞粥和山水豆腐花。紅燒乳鴿曾日銷6,000隻,酒店並招徠中外名人入住,如武俠小說名家金庸就曾在二樓租房寫下《書劍恩仇錄》,武打巨星李小龍曾在龍華拍攝《唐山大兄》。


山水豆腐花亦屬「沙田三寶」。


龍華見證了沙田的變遷,至今由鍾氏媳婦主力打理。正值訪問當日,移居瑞士的鍾太難得回港:「龍華不是鍾太一個人的,而是全香港人的。」


兩代李先生擔挑豆腐上龍華,是敬業樂業的沙田風情畫。(資料圖片)


「敬業樂業沙田風情」

龍華的餐牌上各款招牌菜,依然標記著哪款菜色是哪位名人的最愛,一如博物館保存著集體回憶印記。

鍾太說:「以前做豆腐的李師傅每天清晨拿著擔挑兩磚大豆腐,從天橋走進龍華,然後又由李師傅的兒子繼承繼續擔豆腐,幾十年如是,我當時見到每一幕幕都好似畫一樣,那種風景人情,所以怎捨得放棄這個難得的沙田地方?」


餐牌上記有名人喜愛菜式。


筆者兒時認識龍華酒店,也是因為在沙田長大的父親,曾在龍華打暑期工當「外賣仔」。猶記得於2015年,龍華因為續牌問題而面臨結業,當時父親得悉消息便帶一家人到訪龍華,探訪老員工們。

就在結業危機臨頭那一年,鍾太回應傳媒說道:「心都淡,龍華係所有香港人嘅,依家最多唔做。」最後,龍華酒店解決了危機,能延續香港的人集體回憶。


鍾太:龍華係香港人的!


「惜孔雀開屏不復見」

五年後的2020年年初,龍華酒店發生過二級火警,園林裡的一塊花圃燒焦,幸好酒樓部份未有波及,能照常營業,鍾太憶述:「火警後翌日,仍有大量熟客來用餐,佢哋一直都好支持龍華。」




可惜,鍾太透露年初避過一劫的孔雀,早前離世,從此龍華再看不見孔雀開屏。雖然龍華酒店經歷風霜,但一班「乳鴿迷」不離不棄,鍾情龍華,這就是人情味所在。


招牌紅燒乳鴿享負盛名。


【開放庭園助文化交流】

龍華酒店多年來舉辦過多場文化活動,亦備受矚目。原來鍾太本身是愛畫之人,龍華自十年前左右完成局部翻新工程後,多了西式園圃,鍾太便不時開放庭園予各界展覽用。


酒店庭園一隅花團錦簇。


近日鍾太更夥拍本地壁畫師開辦龍華酒店寫生班,又邀請咖啡師前來教沖咖啡,幾萬呎空間裡,雖有著不同的格調,「我想多啲人氣,多啲唔同人可以用到我哋龍華呢個地方發展藝術文化,希望日後可以成為揚名海外的香港地標。」



新界人家

沙田

文化

專訪

生活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