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庭觀念的改變,寵物在不少家庭中擔當「兒女」的角色。面對毛孩離世,家長們如何令到牠們在最後一程變得更有尊嚴?負責人Matthew為我們訴說成立Pet To Nature的初衷。
水化在24 小時內完成,圖為模擬過程。
Pet to Nature負責人Matthew與太太都是愛狗之人,他們憶述當日在愛犬Bobby離世後,委託火化服務,惟整場寵物殯儀過程相當倉促,令他們覺得愛犬最後的旅程冷冰冰,沒有溫暖的感覺,當時他們心想:「對不少寵物主人來說,早上離世毛孩仍完整,但下午火化後只餘骨灰。我能不能在這事上為寵物做多一點?」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Matthew和太太萌生念頭,就是令「寵物善終」變得溫暖,令毛孩的家長從中釋懷。
Matthew:想在寵物最後旅程上做多一點事。
我以前的寵物Bobby相當喜歡玩水。
「當時香港很多寵物善終都以火化處理屍體,而我不喜歡寵物被火燒,加上我以前的寵物Bobby喜歡玩水,當時就令我想到如果有水化這種技術也不錯。」Matthew和太太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資料搜集,最後決心引進「水化善終」的技術,在香港開業。
水化善終早在2006於外國盛行,首先服務對象是人,後來也服務寵物。水化與火化大有不同,火化以800度高溫進行,過程完結後只剩下骨灰;而水化是通過水流、水溫及鹼性加速分解,過程在24小時內完成,完結後剩下的有毛孩身體的有機物質、水和骨,家長可將之用於種植,讓寵物的生命再次循環。
Pet to Nature 宗旨是令「寵物善終」變得溫暖。
有別於坊間的寵物善終,PetToNature的服務更為「繁複」,由接收寵物遺體、進行簡單清潔、送入冷藏區、與家屬商討寵物殯儀的細節和儀式,亦會傾談關於骨灰的安排,所有的事都能按家屬的意願進行。
儘管現時香港的寵物殯儀皆以火化為主,但Matthew認為整個過程太過急速、太工廠式,並重申之所以他會開業四年,都只是希望終有一日這個行業會有點改變,變得更人性化和溫暖。
骨灰用於種植,讓寵物回歸自然。
儀式房可依寵物主人意願佈置主題。
【人性化處理寵物善終】
Matthew憶述曾有貓貓從十幾層樓跳下樓,家屬打電話來哭訴並希望Pet To Nature能接手。Matthew說:「我們去到發現,過世的貓貓血肉模糊,已變得面目全非,很難去接受儀式。」
Matthew他們想過不同方案,最後決定將貓貓內外「還原」,令到貓貓遺體完整。女家屬看到貓貓的遺體後隨即淚崩,並表示感恩。
另一件印象深刻事件,就是有寵物在生日前幾日離世,主人希望寵物善終儀式上亦作紀念。結果,儀式房化身成Party Room,家屬和朋友足足在裡面過了兩個多小時。
場地擺放寵物紀念品。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