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無分貴賤,貢獻無分你我。無論是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移民,只要以香港為家,同熱愛這片土地,都是這座城市的主人。《我家》趁香港特區成立25週年之際,與《社區同行基金會》合作推出「我和我家的故事」,記錄一位位有名有姓有情懷的真香港人,走過高山低谷,仍一如既往默默付出的故事。只為亮一盞燈,溫暖你心,護你前行。
新界青年聯會主席、東華三院前主席譚鎮國(Kazaf)剛過而立之年,便已累積了豐富的社區服務經驗。從經營一間規模不大的社區超市開始,一步步做到東華三院主席。疫情期間,他參與統籌全港義工抗疫,親力親為,也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社區工作哲學:精準投放、群策群力、聆聽前線同工與受助者的聲音。
一個「櫈人」(Chairman)、一本簿、一支筆,別人願講,他就願聽。
成長在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中,Kazaf知道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對小朋友來說多麼重要。「我們這一代繼承了上一代打拼得來的豐富的物質資產,更要有一顆關心、回饋社區的真心。
服務社區 始於屋邨小地舖
Kazaf的社區服務始於石硤尾邨一間小地舖:益群愛心超市,基層市民入會後可以較相宜價錢購買食品及日用品。當時他就發現:有長者經常連吃幾餐隔夜飯甚至變壞的食物,「當他們吃得多這些,自然要多看醫生,醫療系統支出及負荷增加,質素也難有保證,造成惡性循環。」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從源頭根治問題。
多年來,他接觸過不少家庭,見到基層生活的苦和不容易:有一家三口劏房戶,父親失業、公屋上樓無期,全家的精神都寄託在唸小學的孩子身上,希望為他申請到新青聯的免費補習班;也有年輕三口子到益群申請入會,爸爸愛理不理打着電玩,媽媽思緒紊亂答非所問,孩子神情呆滯,與同工了解情況後懷疑雙親濫藥禍延下一代,令人感嘆無奈,「所以我盡量提供幫助,但還有太多個案我看不到,社會福利照顧不到,所以希望人人都能伸出關愛之手。」
事事關心的他,將想法儲存入兩部notebook,一部在檯上一部在心上。
子承父業 熱衷慈善與公益
Kazaf的父親譚錦球是成功的企業家,更是香港義工聯盟的主席,熱衷慈善和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幫助了不少家庭和弱勢群體。Kazaf形容父親自小便很重視對他的培育,走上社福之路,更可說是子承父業,「爸爸當時在內地開辦了很多學校,做了大量扶貧工作。
年紀小小時,Kazaf就為父母的公益事業感到自豪,但也苦於父子不時分隔兩地而生思念。他尚記得唸幼園時,曾寄居在元朗朗屏邨親戚家中。屋邨開放自由的環境,也讓Kazaf更趨外向、擅於與人溝通。
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Kazaf參與統籌全港抗疫義工同盟的工作,為政府抗疫分擔解憂,同時亦把關愛在社區傳遞開去。他與義工交流時了解到,不少人在染疫期間因受到義工幫助,在康復後主動要求加入,無償回饋社區,「社區是我們的家,兄弟姊妹要一起努力才能解決問題。」
常與街坊溝通交流。
認清區情 關愛隊事半功倍
新一屆政府提出,在全港18區建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義工網絡。除了樂見其成,Kazaf認為應重視地區意見靈活處理。例如第五波疫情初期,他負責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的安老院舍派送物資工作,會先與團隊率先了解院舍需求,再精準安排物資,確保物盡其用,「他們急需防護力高的口罩及保護衣,反而普通口罩就過剩」。他認為,政府在地區開展義工網絡時,可參考這些經驗,先向地區組織及人士「摸底」,認清區情自然事半功倍。
香港這麼富裕的國際城市,依然有不少生活貧困,急需改善生活條件的市民,他們的需求和聲音應該被聽到。
有時帶著相機,認識地區人和事。
民生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