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校長!我帶咗啲飯餸返嚟呀!」「我哋做廚餘回收呀!」天水圍的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劉良驤紀念幼稚園黃嘉瑜校長笑言,小朋友年紀雖小,對環保的理解和實踐卻出乎意料。學校把廚餘回收融入日常教學,孩子們會從家中帶回剩餸參與分類,並把所學延伸到校園與社區,成為推動環保的小小行動者。
幼兒參與廚餘回收行動。
實驗學懂保存食物
學校設有全日班,提供膳食和湯水,難免會有廚餘。為了減少浪費,學校參與綠在區區「廚餘回收計劃」,同時帶領學生參與其中。黃校長分享,孩子們在小實驗中學會如何保存食物,並提醒同學:「麵包要用盒放好,不然會發霉,浪費食物啦!」他們也會和老師一起前往學校附近的廚餘機參與回收,並參觀北大嶼山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以了解廚餘如何轉化為能源。
在O.Park認識廚餘變肥料過程。
任小記者宣傳理念
學校還鼓勵孩子們成為「環保小記者」,走出校園向家長宣傳環保理念。在校門口,孩子們會問家長:「你有冇帶環保袋呀?記得帶呀!」校長認為,此舉能幫助他們從小養成珍惜資源的習慣,還可和社區一起參與環保行動。
探索食物最佳保存方式。
家長齊做「惜食」義工
除了校內活動,黃校長指出:「在過去一年,學校與家長一同參加《惜食堂》義工活動,大家一起洗切蔬菜,把剩餘食材轉化為可用餐點。」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實踐環保,更有家長表示:「活動讓自己做到一份公民責任。」
義工活動讓家長回饋社會。
生活
學習
環保
鄰里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