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半的顯徑,一輛一輛的小巴陸續開出,路邊的茶餐廳坐著稀疏的幾位客人悠閒地看著報紙,路那邊的麵包舖傳來一陣陣新鮮出爐的烘焙味道,張柏源站在巴士站附近也能聞到,這股熟悉的,人情味……
在柏源眼中,一定要貼地,才能知道大家需要什麼。
在柏源的個人Facebook頁面上,不時分享各式各樣的美食,不是因為他特別「為食」,也不是他為了「打卡」,而是每一份食物,都是街坊們對這個年輕人的心意,「我想好好記錄低這些心意,食在口、甜在心」,而更重要的是,街坊們的心意變成了他的動力,「個感覺就係好想大叫,我充滿力量啦」!
街坊們的關心已變成柏源的動力。
感受街坊最真摯情感
作為一名社區發展主任,柏源經常在早上六、七點就會在區內活動,與街坊閒聊,說說天氣、聊聊區內的新鮮事。街坊們眼中的柏源,就好似大家的孫兒一樣,既支持,又愛護。
「好記得有一次,早上六點幾,一位街坊婆婆問我,你食早餐未?其實我當時也真的好肚餓,於是我告訴她雖然肚餓,但我會做完嘢先去食早餐。婆婆聽完就笑笑口行開了。」
當時柏源對婆婆的一句話也不以為然,繼續處理手上的工作。過了幾分鐘,婆婆走回來,將一個麵包放在柏源手中,「當時我還能感受到麵包的溫熱」。原來,街坊婆婆怕柏源工作耽誤了正餐,特意走去邨內的麵包舖,買了一個麵包給柏源醫肚。
手中捧著的是一個軟熱的麵包,呼吸的是屋邨內最真實的空氣,留下的是街坊最真摯的情感。
颱風山竹過後,張柏源與街坊一齊清理行人路上的障礙物。
「沙田仔」見證社區成長
作為土生土長的「沙田仔」,柏源亦難忘沙角邨的大排檔。「那時讀中學,一班同學仔食飯聚會一定要搵抵食夾大件的地方,當時大排檔肥牛自助火鍋100元有找。不過唔知點解,每次食完,大家都會一起肚屙,但下一次,都係繼續幫襯。」
很可惜,不少屋邨內的麵包舖也好,大排檔也好,都陸續結業,或是換上新的店鋪,或是遷到其他地方。柏源說,也很理解在一個商業社會,經營者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租金、成本、物價、營業額等等,所以有時也要面對不少無奈的決定。「不過我覺得唔需要灰心,因為這就是成長的經歷,係街坊們共同成長、係社區成長的經歷。」
「90 後」的柏源,與年輕人相處當然好easy。
【憶昔日窘境 學懂要貼地】
張柏源,「90」後,本科修讀商科後,毅然放棄打理家裡的小生意,修讀政治研究碩士,繼而投身地區服務。在不少人眼中,柏源家境算是不錯,怎樣看都屬於比較優越的中產,柏源笑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呀。
原來柏源小時候,家裡的環境並不好。金融風暴期間,父親失業,「當時爸爸媽媽既要照顧上一輩的公公婆婆爺爺嫲嫲,又要湊大我,真係唔簡單」。遊戲機和名牌,也跟他沾不上關係。
後來家裡經濟環境好轉,不過,柏源卻萌生了另一種想法:「像我們這些看上去比較似中產的人,香港有很多,但往往正是這批看似生活過得還不錯的人,最容易被社會所忽略。而且,當我們也覺得不是過得太好時,還有更多生活條件更差的人,更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幫助。」
正是這種感同身受,令柏源堅定地走入社區。「有些政策政府覺得是能幫助到市民的,但事實上操作起來未必有效果,是否政府官員唔識做?所以才會堅離地?主要是脫離民情。地區服務是了解民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他認為,一定要貼地,才能知道大家需要什麼。
閒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