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山頭驚現大象?2015年中環曾舉辦一場新荔園嘉年華,主辦單位製造一隻機械大象,重現當年鎮園之寶大象天奴的風采。機械大象上月疑被人放置於和宜合對開山頭。郊遊人士一傳十、十傳百後,令該處隨即成為打卡熱點,惟有部分遊人擅自爬上大象上拍照,導致象身損毀,加上大批遊人前往,最終令物主不勝其擾移走大象。
機械大象四腳被撤, 只靠車胎支撐身體。
大象天奴是昔日荔園遊樂場的鎮園之寶,在公園住了30多年,陪伴無數上一輩港人成長,惟天奴早於1989年逝世。
消失六年「新荔園」焦點突現身
直至2015年6月,昔日荔園主人、遠東集團主席邱德根之兒子邱達根,以短期組約形式於中環填海後的新海濱舉辦「新荔園」嘉年華。
當時新荔園主辦方曾為該嘉年華製造一隻高像真度的機械大象,讓市民懷緬當日的大象天奴。該機械大象高四米闊六米,並有一張嘴會自動開合,讓遊人「請食香蕉」,大象更以機械及音響模仿大象噴水、吼叫,更會「大便」。不過嘉年華過後大象亦被拆走,未知為何六年後突然現身荃灣山頭。
新荔園的機械大象,上月疑被人放置於和宜合對開山頭。
遊人紛紛「朝聖」七國咁亂
事源上月中,有遊人開始在網上發布,在和宜合近城門道對開的城門郊野公園山頭,發現該機械大象的蹤影,吸引網民注意。當時在山頭的機械大象似被棄置,它的四隻腳已被移走,只靠車胎等雜物支撐身體。
雖然機械大象殘缺不全,但仍不減遊人到訪「朝聖」興致。從網上流傳的相片所見,不少人逕自爬上象身拍照,曾有三個人同時爬上象身、亦有人捉起象尾拍照。
有人為方便爬上象身,更乾脆將繩索綁在大象身上。到場遊人其後愈來愈多,當中不乏單車友,亦有行山人士。附近貨倉亦受牽連,遭到朝聖者騷擾,現場一帶留下不少垃圾。最終,機械大象的頸身疑被破壞,出現損毀。
有人拍照指大象頸部被遊人損毀。
市民批只顧自己打卡享受
直至上月25日,有駕駛者發現機械大象正被貨車運離荃灣,未知去向。機械大象所在地附近的象山邨居民協會其後於社交平台透露:「由於早前太多人去和大象打卡,令汽車維修場及養蜂場不勝其擾,已安排人手將大象吊走。」
「點解覺得可以坐上去?好威?點解唔可以靜靜地欣賞,係都要踩個人上去到此一遊。」有不少市民認為,物主急急搬走機械大象,是由於有大量缺德遊人擅自到場「玩爛個場」所致。
有人認為,無論是否郊外或山野,港人愛護意識甚低,不少人只顧自己「打卡」享受而不顧其他人的感受,如喜歡在山上亂摘花卉,又亂拋垃圾,直至原本美麗的景物被完全蹧蹋才方罷甘休。
有人擅自綁上繩索爬上象身。
三個人一起爬上大象打卡,狀甚興奮。
有人捉起機械大象的尾部拍照。
林琳:擅自攀爬行為自私
荃灣前區議員林琳表示,的確近年市面上有不少商場或場地,都會擺放有特色的裝置藝術,借此吸引遊人,亦引發「打卡文化」。今次機械大象為何被放置雖然有待釐清,但物主從未有表態指開放參觀,甚至供遊人攀爬玩耍。因此她認為,擅自攀爬甚至令裝置損毀,行為自私。
林琳憶述,荃灣海傍過去亦曾擺放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十二星座裝置,讓市民拍照,惟有部分人對公物不愛惜,很快早已經出現破損,令其他市民不能再欣賞,她寄望大家能好好珍惜公共藝術。
林琳認為遊人擅自攀爬玩耍行為自私。
集體回憶真·天奴
埋葬於將軍澳堆填區
荔園早在上世紀40年代在荔枝角近九華徑開業,以「南中國唯一近代巨型遊樂場」自居,設有多種碰碰車、鬼屋等機動及攤位遊戲,當年來說十分先進吸引。其後荔園更在50年代增設動物園,擴大樂園規模,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雄性亞洲象天奴是荔園動物園「鎮園之寶」,是香港唯一長期飼養大象。1958年隨馬戲團由緬甸到本港表演後,被運到荔園動物園飼養。直至1989年2月因患上急性肺炎而要被人道毀滅,隨後運往將軍澳堆填區埋葬。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解釋,上世紀中期娛樂活動選擇不多,供大眾遊玩的遊樂場成為重要的娛樂場所。「嗰陣荔枝角好荒蕪,但政府就提供好大地方俾荔園發展,市民去荔園玩就好似去郊遊,仲有船仔撐。」惟由於遊樂場投資成本高,收益卻隨新鮮感下降而變低,令荔園終於1997年結業。
大象「天奴」屬荔園動物園「鎮園之寶」。 ( 資料圖片)
【葵涌兩地擬建公營房屋 料容納二萬人】
發現機械大象的位置,屬城門郊野公園內的邊陲位置,鄰近被初步選定為葵涌策略性岩洞區的「孖指徑」岩洞。
遷配水庫入岩洞
根據去年10月水務署向葵青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政府正計劃搬遷鄰近象山邨的荃灣二號食水配水庫到「孖指徑」岩洞,以釋放配水庫一帶共六公頃大土地作住宅發展。
當局初步擬在該用地興建五幢約4,000個公營房屋單位,料可容納11,200人口。同時,亦會興建小學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等。而另一幅公營房屋用地則位於前葵涌公立學校校址及毗鄰政府用地,佔地約1.46公頃,擬建1,700個公營房屋單位,料可容納4,760人。
政府擬遷象山邨附近配水庫入岩洞。
我家焦點
民生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