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隧道車流,運輸署指明年底將試行隧道不停車繳費,並首先於城門隧道在內的政府收費隧道推行,車輛駛經收費廣場時毋須停車亦會遙距記錄電子繳費。惟日前一名少女疑突然橫過收費廣場間12條行車線,遭一輛密斗貨車撞倒一度昏迷。該處不時有人因想轉乘巴士鋌而走險亂過馬路。有議員促請政府提前做好過路設施規劃準備。
一名少女早前橫過收費亭被車撞倒
19歲女收費亭外捱車撞
事發於3月5日,荃灣城門隧道公路收費廣場,中午12時發生交通意外,一名非隧道公司職員的19歲少女,突然由左至右行經收費廣場外自動繳費收費亭附近,當時貨車由於選行駛自動繳費亭,猝不及提防有人經過將少女撞倒。
少女當時被貨車撞後彈飛兩米外,倒地受傷昏迷,地上留下大灘血跡。隧道職員見狀報警,並上前查看其傷勢,救護車到場將少女送院搶救,少女最終留醫多日。警方其後經初步調查後,以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拘捕30歲的貨車司機。
貨車駛過自動繳費亭疑不虞有人經過。
救護員到場為少女急救。
大年初四一家六口衝12線
由於荃灣城門隧道公路收費廣場兩側,設有來往新界的巴士轉乘站,因此不時有人在該處「牙煙」過路,冀橫過行車道到對面的巴士站轉乘巴士。就在上月新春期間,有市民目擊外出拜年的一家六口,橫過收費廣場12條行車線的驚險情況。當時一名母親手抱嬰孩,由丈夫帶領穿過車來車往的馬路,「望到都好危險」
新年期間有一家六口橫過馬路,險象環生。
雖然不少設有轉乘站的隧道出口,都設有行人天橋來往兩側的巴士站,但《我家》記者日前重返現場,發現城門隧道並未設天橋,但其實在巴士站後方有一條斜道,沿斜道走到底就會有一條隧道,能安全通往對面的巴士轉乘站。
往轉乘巴士站通道缺提示
不過未知因何原因,隧道及巴士公司亦沒有廣為宣傳,亦因為設有圍欄,警告不能攀爬,因此乘客亦不敢貿然行經,因而導致不時有乘客最終違規過路的驚險場面。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向《我家》表示,歡迎政府落實採用不停車繳費系統。陳認為現時停車繳費確是費時失事,內地與不少地方已沿用不停車繳費多年,惟政府卻要花上過多時間作前期準備,試行時亦要分不同階段於不同隧道推行,或令駕駛者要「邊條隧道要停、邊條隧道唔使停」而造成混亂,甚至因而令事故增加。因此他建議政府應全面推行。
現場貼有不准橫過馬路的告示。
陳恒鑌促規劃過路設施
就早前城門隧道口的意外,陳恒鑌認為隧道口設計本是合適做巴士轉乘的地方,惟因該隧道口在較早時期落成,設施及指示不足,包括不同方向的換乘及過路配套。
因此他希望不停車繳費實施前,就不同隧道,未來因省卻收費亭出來的空間,相關部門可提前去做好改善安全及過路設施的規劃準備,避免將來實行不停車繳費,車流更快時,有市民因鋌而走險橫過馬路時發生悲劇。
陳恒鑌歡迎隧道不停車繳費,並冀可騰出空間增加過路配套。
拆收費亭
疏導巴士站塞爆車流
運輸署上月公布將於明年推行隧道不停車繳費,計劃明年底開始先於獅子山隧道、城門隧道及青沙管制區試行,隨後再擴展到香港仔隧道、海底隧道、東隧及大老山隧道推行。
安裝龍門架偵測繳費貼
根據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目標是將隧道收費廣場的收費亭陸續拆除,改為安裝可以偵測駛經車輛繳費貼的龍門架。日後當車主申請繳費貼後,如台灣當地每月清繳相關隧道費,因而加快行車速度,亦可騰出空間改善現有的巴士站設施。
羅強調,不停車繳費的繳費貼並非用作追蹤駕駛者行蹤,但假如日後有行經收費隧道的車輛未有貼上繳費貼,系統會追蹤車牌,並要求車主補交費用,此做法如現時追蹤違例車輛的相似。
城隧兩邊巴士轉乘站間共有12 條行車線。
胡亂切線
隧道出入口易生意外
隧道出入口往往是交通意外的黑點,上月大年初四城門隧道往沙田方向近隧道出口,亦疑因車輛出隧道口的切線問題,而發生三車相撞意外,導致三人輕傷。
而另外一種隧道收費廣場最常見意外,就是有駕駛者在駛近收費亭前,才突然變換車道。早前就有人在城隧收費廣場前,疑因錯駛往自動繳費車道並突然切線,最終險與後來急煞的汽車相撞。
專家:時刻保持行車距離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主席江日雄表示,因本港隧道自動繳費有別於馬來西亞及日本等國家的收費亭,不設閘口阻隔,雖然較方便,但因而往往易令駕駛者掉以輕心「掂行掂過」。
他提醒司機,即使車輛駛至自動繳費亭前方,亦常有突發事情發生,故此宜加倍小心。當經過收費亭時,無論如何亦要減慢車速,亦要與前車保持足夠距離,尤其當見到前車亮起煞車燈,後車更要有隨時停車準備。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