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兩死八傷的大埔廣福道的士致命車禍,發生至今已超過一個月,曾一度被撞至危殆的四歲男童,甦醒後傷勢轉好,目前可短暫步行。雖然運輸署曾承諾檢討廣福道及附近交通設施配套,但具體改善措施仍未實施,大埔居民經過現場,意外陰霾仍然未除。有地區人士提出多個具體方案,促政府盡快改善,保障行人安全。
當日的士剷上行人過路處,造成兩死八傷。
兩死八傷的士司機被捕
事發於8月22日,一架的士沿廣福道西行期間,涉嫌剷上近廣福里一個行人過路處,撞倒多名正在合法橫過馬路的市民,造成兩人死亡,包括孕婦及四歲男童在內的八人受傷。
當時的士衝力強大,交通燈柱和指示牌均被撞毀,的士車頭凹陷。多名途人一度嘗試合力抬高的士,救出被困人士,而涉事的士司機當場被捕,暫被控以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一直還柙至今,待本月26日再訊。
根據警方早前向大埔區議會交代指出,被捕司機為63歲,考獲駕駛執照逾40年。他自從去年12月開始成為兼職的士司機。他本身亦居於大埔,相信對區內道路十分熟悉,警方稱不排除以殺人或誤殺方向進行控告。
警方代表表示,案件正交由新界北重案組跟進,期望在法院再訊前能完成整個事故調查報告。
大埔廣福道的士奪命車禍,發生已超過一個月。
胡健民促加指示牌防撞欄
事實上,肇事位置的廣福道一帶交通意外頻生,屬交通黑點。根據警方數字,2011至2020年十年間,廣福道一帶交通意外數字達765宗,當中211宗有人受傷,今次是逾十年來首次奪命意外。
民建聯大埔支部主席胡健民向《我家》表示,意外發生後一日,隨即與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及居民代表等人,與運輸署助理署長會面,促請署方盡快完成事故調查。當日,他們亦提出具體改善措施,其後署方承諾檢討廣福道及附近交通設施配套,惟至今未有進一步消息,會繼續監察改善進展。
胡健民坦言,廣福道人流眾多,肇示地點的路面設計並不理想,過路設計現時已無法負荷大量的行人,因此要求運輸署盡快加裝清晰指示牌,並促請署方擴闊過路設施,並加裝防撞欄提升安全保障。
胡健民約見運輸署官員, 敦促改善過路處安全。
陳恒鑌倡加強監管的士司機
另外,會上立法會議員陳恒鑌亦要求運輸署及警方,盡快完成事故調查及提出改善方案,並向運輸署建議加強對的士司機的監管,加強培訓以改善駕駛態度,並盡快實施「優質的士計劃」,整體提升的士業界的服務水平。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指出,早前已重新檢視意外路段的情況。署方表示,過路處為一條直路,附近的指示清晰,交通燈亦符合標準,共有26秒時間供行人過路,當中包括13秒亮綠燈、13秒綠燈閃燈。
該署強調明白市民的關注,故當警方調查報告完成後,會根據報告對該行人過路處進行優化,設立多重保障。
廣福道經常發生涉及的士車禍。
居民對有街坊不幸離世感到難過。
的哥持續老化
業界恐青黃不接
交通意外屢屢發生,令的士服務質素備受關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日前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透露,現時全港有逾11萬名年過60歲持的士駕駛執照人士,佔整體的士司機約55%。
當中年過80歲的司機,總數有1,444名,相關數字連續兩年上升,較2018年增加約200多人。數據又顯示,的士司機總人數連續兩年下跌,較2018年時少7,497人。據運輸署估算,現時活躍的士司機則約有46,000人。
而令人擔憂的是,除司機年齡層不斷老化,較年輕的士司機亦見有減少趨勢。因此陳帆表示,為吸引更多新人加入的士業,已於去年2月14日起調整的士筆試,更改考核內容,令考試更符合需要。
的士司機老齡化,引起社會行車安全疑慮。
【地區人士再爭取 東鐵線建白石角站】
除安全措施落後,大埔區交通配套亦一再落後。政府一直強調發展基建善行,但人口不斷增加的大埔白石角住宅區,交通配套仍嚴重不足。有政黨早前先後約見運房局及發展局局長,再次促請當局於東鐵線增建白石角港鐵站,以紓緩出入該區及科學園的交通運輸壓力。
民建聯與政府官員,曾視察增建白石角站可行性。
白石角多個屋苑陸續入伙,人口迅速增加。
胡健民表示,早前民建聯於白石角收集居民簽名,並與立法會議員陳克勤,一同約見運房局局長陳帆及發展局局長黃緯綸,表達與居民齊心爭取於白石角興建港鐵站的訴求。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向《我家》解釋,近年政府提倡交通基建先行,在發展土地房屋前預早規劃好交通配套等問題,惟大埔白石角近年已經有多個新樓盤落成及入伙,未來亦預計區內人口有新一波的增長,單位量將達到4,500伙,進出該區人口數以萬計。
因此,陳克勤認為必須興建白石角站,以解決白石角當區私家車車位有限、巴士小巴等班次不足,以及吐露港公路等交通擠塞等「死症」。
陳克勤促請當局興建白石角港鐵站。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