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銳意發展北部都會區,惟有不少新界農地,自上世紀80年代起由發展商收購後一直閒置荒廢。過去半年,政府先後四次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私人土地。有立法會選舉參選人提出,政府應加快收購新界荒廢農地,以提供土地興建100萬伙私營房屋單位,實行「邊收地、邊規劃、邊發展」的新開發模式。
最快方式動用《收回土地條例》因應本港房屋供應嚴重短缺,政府近年多次明確表示,要以填海、徵收新界棕地、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土地、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及舊區重建等,多管齊下方式增加土地供應。今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願景,發展農地愈見逼切,最快的方式是政府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以法定權力收回私人土地,包括農地及祖堂地。
政府可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北區的私人農地。
據地產業界統計,本港現時約有8,300公頃一般農地,其中政府及私人土地佔4,900公頃;祖堂地佔2,400公頃,手握在大型發展商的祖堂地則佔約1,000公頃。而近年政府亦已加強收地的幅度和速度。由2021/22年度起,未來預計收回的土地約700公頃,多於2014/15至2018/19五個年度收回的20公頃土地。
政府近年加強收地的幅度和速度。
劉業強:政府應提高整體賠償
按地政總署今年4月的《新訂收回土地特惠補償率》,政府收回每平方呎的賠償基本定為1,090元。除新市鎮發展區及受全港主要工程影響之新界地區,可按前述定率120%獲補償外,其餘類別被收回的新界農地,只按基本定率三成至七成半補償,作價每平方呎327至817.5元。
「明明有啲地方係配合緊新發展區,但都要間佢出嚟分開計,計少啲錢。」立法會選舉鄉議局界別候選人、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認為,政府應提高整體收地賠償。他認為對於新界居民而言,現時分成A、B、C、D類的四級制的收地賠償制度,與市場明顯脫節,因此需要改制完善。另外,他亦支持釋放祖堂地,放寬「百分百」子孫同意才能出售的限制。
劉業強認為政府應提高整體收地賠償。
張欣宇促購荒廢農地做儲備
「香港新方向」立法會選舉新界北候選人張欣宇向《我家》表示,本港土地供應不足的困局,導致五萬人拆牆鬆綁降低門檻居於劏房,令人不能接受,政府對此責無旁貸。
張認為,香港並非沒有土地,而是政府需要有所作為,取回主導權動用約3,000億元財政儲備,購買或回收新界約2,600公頃荒廢農地,用作公共土地儲備,以活化土地市場,解決長遠的居住問題。他預計,此舉可提供100萬個住宅單位。
張欣宇續指,新界北土地業權複雜,要加快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政府應需要專責高層次小組推進執行,當做好整體、清晰的規劃後,就能加快執行力,紓緩樓價,令廣大市民可置業安居。
張欣宇倡政府加快收購新界荒廢農地建屋。
粉嶺中心旁露天車場 將收回建公營房屋
早於2019年,政府稱會檢視十組已規劃作綜合發展區或住宅的私人土地,研究是否適合收回作公營房屋發展。發展局於今年5月,正式公布將收回三幅分別位於元朗及粉嶺、現劃作住宅及綜合發展區用途的私人土地。
三幅土地現均為臨時停車場用途,收回土地後料合共可提供1,600伙住宅單位。當中粉嶺的土地毗鄰粉嶺中心,位處新運路近黃崗山的土地,涉及3,500平方米。
政府5 月公布收回粉嶺中心旁住宅地,該地現用作露天車場。
當政府開展收回有關土地程序後,地政總署會為相關地塊進行清拆前登記,並停止接受相關土地的地契修訂和換地的新申請。發展局發言人回覆指,展望將來約700公頃土地(新發展區和資助房屋項目佔超過600公頃),料於2021至22年度起陸續收回,而當中約500公頃(新發展區和資助房屋項目佔約400公頃),預期在未來五年收回。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亦須收回所需的私人土地。
發展北部都會區
有「張」建議清單
1. 政府取回主導權購買,或回收新界約2,600公頃荒廢農地。
2. 收回農地用作公共土地儲備,提供100萬個住宅單位。
3. 成立專責高層次小組執行邊收地、邊規劃、邊發展。
4. 建設第二條新界東北東西走廊,紓緩粉嶺公路交通擠塞。
政府銳意發展北部都會區,發展農地愈見逼切。
新界北選情熱烈
交通問題成焦點
今年4月,政府通過有關修改選舉制度條例草案,將過去的新界東及新界西再分拆成五個選區,北區及元朗西北為新界北、大埔及沙田部分地方則為新界東北,每個選區各有兩個議席。
2019年「8.31事件」當日於港鐵太子站任職經理的張欣宇,代表政團「香港新方向」出選新界北換屆選舉。
張欣宇提到自己是代表一群不同專業的人士參選,並提出告別職居分離、理順交通網絡及低碳經濟等政綱。他稱交通是其較熟悉的範疇,因此關注新界北的交通問題,提議建設第二條新界東北東西走廊,希望能解決粉嶺公路交通擠塞問題。
有建議倡建第二條新界東北東西走廊,解決粉嶺公路大塞車死結。
新界北選區除張欣宇外,候選人還有民建聯劉國勳、報稱獨立的沈豪傑及曾麗文;另外,鄉議局功能界別候選人有劉業強及莫錦貴。
12月19日將是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日。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