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多番強調新發展區要「基建先行」,然而將軍澳交通問題卻未在報告中受到正視,擠塞問題無日無之。將軍澳居民一出將隧後,然後經東隧過海,更是日塞夜塞。就此,有立法會換屆選舉參選人促盡快規劃香港東部幹線,由港島東新建隧道過海到將軍澳,再經過山隧道來往馬鞍山及大埔,以彌補東面交通缺陷。
將軍澳出市區車流,集中於將軍澳隧道。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0月公佈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及她在2018年「明日大嶼願景」裡,首次提及「基建先行」,並將概念延伸到最新的北部都會區發展,建議落實五個新鐵路項目,以推動新區發展。
《施政報告》提及新發展區要做到「基建先行」。
雨天兩車相撞致六公里車龍
居民:現擬新路都係經藍田
然而,《施政報告》卻未有着墨於其他地區的交通改善。當中,將軍澳鐵路服務提升未見起色,分流過海客的北港島線仍未有落實時間表。而連接市區的道路單一及飽和,更一直成為區內居民的夢魘。
今年8月27日下午五時許,因將軍澳道往將軍澳方向近翠屏南邨,發生一宗兩車天雨下失事相撞的車禍,令附近一帶的車龍一度長逾六公里,龍尾分別到觀塘繞道近麗晶花園、觀塘道近彩石里,甚至連累港島入口過九龍的東區走廊出現嚴重擠塞,近兩小時後方恢復正常。
今年8 月,一宗輕微車禍癱瘓將軍澳交通兩小時。
有將軍澳居民直言,就算未來將藍隧道及中九龍幹線如願通車,但由於一樣連接九龍及東隧方向,同樣要經藍田出入,擔心一旦塞車,新路亦難以倖免。
車禍亦導致九龍東及港島東有長長車龍。
李世榮倡規劃東部幹線
並促即時取消將隧收費
為此,立法會換屆選舉新界東南參選人李世榮,他表示自己一直花心思希望解決影響地區民生的深層次問題。當中在將軍澳及西貢交通擠塞問題方面,他早於參選前已倡議本港必須興建一條新的東部幹線,並就此於10月與會見運輸署助理署長商討。
李世榮(右)向運輸署反映,盡早規劃東部幹線的需要。
李世榮向《我家》解釋,東部幹線是未來的策略性道路規劃。首先建議增設由港島東連接將軍澳第四條過海隧道,接駁現時正興建的將藍隧道將軍澳交匯處。
然後,新路會繼續向西北延伸,沿將軍澳、西貢,經擬建的穿山隧道直達馬鞍山,並於馬鞍山興建跨海隧道或大橋來往大埔,令東部幹線可接駁深圳東部通道。
李世榮表示,新路將為新界東提供另一條高速幹道,屆時由港島東區直達北區僅需20分鐘。他相信,新幹線既解決將軍澳、西貢及馬鞍山長期塞車的問題,更可與大灣區連接。打通交通網絡同時,亦可吞吐都會區預期增加的交通流量。
至於短期措施,李世榮則促請政府立即取消將軍澳隧道收費,毋須等將藍隧開通後才豁免收費,就可以及時解決擠塞問題。
東部幹線倡議位置圖
對改善將軍澳及西貢交通
「李」的四大建議
1. 增建香港東部幹線,建由將軍澳直達港島東的第四條海底隧道。
2. 立即取消將軍澳隧道收費,疏導來回收費亭引致的擠塞。
3. 爭取將藍隧道盡早落成,並進行全面交通重組。
4. 盡快展開西貢公路第二期改善工程,改善西貢交通。
李世榮倡建東部幹線,可接駁跨灣大橋的將軍澳交匯處。
新界西北建新幹綫
展開前期研究勘察
這邊廂,新界東南居民熱切期盼興建新幹道紓緩塞車壓力,那邊廂繼屯赤連接路通車後,研議多年的新界西北11號幹綫計劃亦於今年九月已落實興建,並展開前期研究及勘察。
11號幹綫將建造兩條隧道及跨海青龍大橋,來往屯門藍地及青衣。新除有助早上繁忙時段裡,將新界西北到市區的行車時間縮短約10分鐘、分流屯門公路到港九的車流外,若屯門公路或大欖隧道發生緊急事故時,亦可以令車輛轉往11號幹綫出入,避免癱瘓西北對外交通。
然而,雖然前景研究已展開,但根據路政署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動工前的勘查研究需要54個月才能完成,當中更預留達24個月,處理法定程序及收集公眾意見。新幹綫按現時進度,需在2036年或以前才能分階段開通。
11 號幹線已開展勘探及前期研究。
12.19投票日 市民免費乘車
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日將於12月19日星期日舉行,新界東南選區選情激烈,除民建聯、新社聯的李世榮外,候選人還有專業動力的林素蔚及報稱基層民主派的蔡明禧。
今次選舉起票站設有「關愛隊」讓70歲或以上的選民、孕婦或殘疾人士使用。選舉日當日多個公共交通營辦商,包括港鐵及專營巴士及電車,亦會為市民提供免費乘車優惠。
新界東南選區選情激烈,候選人有「專業動力」的林素蔚(中)及蔡明禧。
我家焦點
西貢
交通
民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