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元朗)起焚化爐欠諮詢 屯民硬食Pollution?

 2022-02-24
(屯門元朗)起焚化爐欠諮詢 屯民硬食Pollution?

繼石鼓洲旁正興建本港首個現代垃圾焚化爐後,政府公布將研究於屯門曾咀,興建第二個垃圾焚化爐,預計每日可處理4,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日前,政府公佈項目的環境評估,令本港有望於2035年,實現擺脫依賴堆填區處理都市固體廢物。有地區人士直言,居民對於選址有強烈意見及保留,質疑選址與未來屯門規劃是否合適。


屯門曾咀擬建本港第二個現代焚化爐。


焚代爐預計於中部煤灰湖興建。


完全密封 置臭味過濾系統

擬建焚化爐位處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位處前年開放的曾咀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東面,預計最快2025年招標,2030年代中期啟用。預計該設施,每日可處理4,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

上月27日,政府公佈相關環評報告,報告指出廢物處理設施當中,或有短暫廢氣排放和難聞氣味。因此,建議採煙氣污染控制系統及監測系統,確保符合相關排放限制,並要採取完全密封及裝置除臭或氣味過濾系統,廢物接收區會以負壓運作以防止臭味外溢。


曾咀現設有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


區內有發電廠污泥處理設施

另外,營運期間產生的污水亦將於現場污水處理廠處理,並再用於清潔及灌溉園境植物,毋須排放,以免影響后海灣水質。環境局決定,將在今年上半年,對該選址再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及技術性研究。

事實上,區內現時有不少工業設施,當中包括位於龍鼓灘的發電廠、位於東部煤灰湖的污泥處理設施「源.區」和在東面更遠的新界西堆填區,以及在是次項目用地南面的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


內河碼頭未來或會改作房屋發展。


仍在運作的新界西堆填區,每日正為本港處理固體垃圾。


周浩鼎憂與未來規劃不配合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向《我家》表示,當政府公佈計劃在曾咀興建焚化爐後,旋即接獲大批屯門居民表示,對選址有強烈意見及保留。他強調,理解政府要以轉廢為能設施作為環保安排及達至減碳目標,但質疑選址安排與未來屯門的規劃是否匹配。

周浩鼎解釋,該區原本已有擴展的堆填區及骨灰龕場,惟落戶厭惡性設施後卻欠缺整體配套,引伸環境及交通問題。他質疑,為何政府要在交通配套全面欠奉的情況下,再在該處加入第二個垃圾焚化爐。他更擔心,選址安排與未來屯門的規劃是否匹配,尤其政府早前表示會研究,於新界西北發展更多創新及先進工業,因此令人關注目前興建第二個焚化爐,與未來規劃能否銜接及相稱。


周浩鼎批評政府悄悄公布研建焚化爐選址,對居民有欠交代。


未諮詢定選址 對市民欠交代

政府早前在毫無諮詢的情況下,悄悄公布研究興建第二個垃圾焚化爐的選址。他認為做法對市民有欠交代,因此促政府要向居民充分解釋背後理據,聽取市民意見,並研究其他選址的可行性。

環保署發言人回覆指出,曾咀選址將有利第二座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的發展及早落成,可爭取相關設施於2030年代初投入服務,並會同步展開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此類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最終選址會待有關研究完成後再作決定。

發言人又指,與周邊城市相比,本港建設中的人均轉廢為能之能力顯然甚低,需要視乎未來人口增長、經濟情況、城市發展等因素,決定本港未來是否需要更多轉廢為能設施。




石鼓洲首個焚化爐
料2025年啟用


本港垃圾棄置量高,回收成效不彰,過去亦一直依賴垃圾堆填區,處理都市固體廢物。政府正於石鼓洲的人工島,興建首座現代垃圾焚化爐為主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望採用焚化技術減輕堆填區負擔,同時每年可透過焚化轉廢為能,產生4.8億度電,相當於10萬戶家庭的使用量,預計設施可於2025年如期落成啓用。

石鼓洲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工程,包括建造一個由填海而成的人工島,約16公頃,並在上面建造一座都市固體廢物焚化設施,最高處理量達每日3,000公噸;與及處理量達200噸的機械分類及回收設施。島上亦有供設施使用的海水化淡廠及污水處理廠。前身是住院式戒毒治療中心的石鼓洲,位於大嶼山以南。2012年1月,城規會通過更改石鼓洲南部焚化爐選址的土地用途,期間工程曾一度受司法覆核阻延,至2015年於立法會正式通過撥款設計及興建。


石鼓洲旁填出人工島,興建本港首個現代焚代爐。(效果圖)


政府冀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有望減輕堆填區負擔。(效果圖)


龍鼓灘填海
或提早於2026展開


龍鼓灘未來發展方向仍未有定案。去年政府提出,要重啟屯門龍鼓灘填海計劃,本月10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舉行視像會議,發展局指填海計劃有望年內展開研究,或可提早一年開展填海。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會上表示,有望年內展開屯門龍鼓灘及沙田馬料水填海計劃的研究,以在中長期提供公私營房屋。兩個計劃原預計於2027年展開首階段填海,目前有望將計劃提早一年,於2026年開展填海,居民則有望提前於2033年入伙。


黃偉綸日前表示隨流程加快,有望提早一年填海。


填海地不再限工業用

去年《施政報告》指出,龍鼓灘填海與屯門西地區規劃,將一併作規劃工程研究,包括填海規模及處理居民意見的方法,涉及開支約1.7億。有指今次龍鼓灘的填海地將不再局限在工業用途,而會配合未來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未來位於屯門西的內河碼頭有可能重置成住宅,屯門南延線方面,亦已預留空間未來進一步延伸到屯門西。



龍鼓灘填海研究將在年內重啟。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

環保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