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落實將灣仔三座政府大樓拆卸重建,多個部門將搬到將軍澳第67區聯用辦公大樓。同時,新入境處總部大樓亦在旁興建,預料明年起陸續完工。雖然部門搬離中心商業區可帶動將軍澳發展,創造地區就業,惟有地區人士擔心,政府大樓將令附近交通流量大增,因此促請政府要確保配套要及時改善。
新入境事務大樓預計於明年落成。(概念圖)
早於2008年的《財政預算案》,已提出將灣仔包括入境事務大樓、灣仔政府大樓及稅務大樓,這三幢政府辦公大樓中的政府辦公室分階段遷出,以騰出黃金商業用地。
惟規劃拖拉多年,直至2017年《施政報告》終落實推展拆卸大樓計劃,並於2019及20年,立法會財委會分別通過撥款興建將軍澳第67區新入境處總部大樓,以及將命名為「將軍澳政府合署」的政府聯用辦公大樓。
新入境事務大樓進度較快,已興建約十層。
入境處總部由兩座大樓組成
增設施包括出生婚姻登記處
《我家》記者日前到至善街新工地現場視察,發現較早審批撥款的入境處總部大樓現場,正如火如荼搭建棚架趕工,大樓已興建約十層高。相比旁邊仍處打樁階段的聯用辦公大樓,入境大樓相信會較快落成。兩座新大樓的位置同樣鄰近將軍澳及調景嶺港鐵站,附近亦正進行大規模的道路及行人天橋工程,預期未來可達度會大為改善。
根據立法會財委會文件,新入境處總部正興建兩座樓高17層的大樓,當中在9樓會有行人橋連接,未來該處的數據中心亦會設置在大樓內。入境處表示,除繼續提供在舊大樓原有的各公共服務外,亦會增設多項新設施,如申請證件或簽證的24小時多元化自助服務站、出生和婚姻登記處及婚禮禮堂,而相關的辦公室和設施,預計於2024年分階段搬遷到新總部。
將軍澳政府合署將分為南、北兩座,分別樓高16 及18 層。( 概念圖)
將軍澳政府合署分南北兩座
容納灣仔三座大樓多個部門
而將軍澳政府合署將分為南、北兩座,分別高16及18層,落成後將會容納多個設於灣仔三座政府大樓、正租用私人物業等的多個政府部門,如環保署總部統計處。同時,大樓亦增設普通科及公務員診所、公務員子弟幼兒中心、勞工處就業中心等設施。而南座亦將設有300個公眾停車位。
將軍澳北分區委員會副主席陳志豪向《我家》表示,隨兩個政府大樓落成並啟用後,將有數以千計的僱員到將軍澳通勤。有中產人士或期盼會增加區內置業需求刺激房價,而對當區發展長遠亦有好處。
將軍澳政府合署正處前期地基工程階段
陳志豪讚平衡香港發展
惟區內交通配套須升呢
陳志豪解釋,過往將軍澳側重住宅發展,政府機構落戶後亦可帶動社區增加商業設施,紓緩部分跨區上班問題。長遠以言亦可解決過往太集中在中環及灣仔等中心商業區,平衡整個香港的商業發展,今次將會是將政府部門搬到北部都會區前的一次「試金石」。
惟陳志豪亦同時強調,政府大樓增加人流會令不少居民擔心配套難以追上,如商場將更繁忙擠逼外,區內的交通擠塞亦很大可能更趨惡化。因此,他促請當局須確保將藍隧道要在今年通車,讓居民釋除對政府大樓啟用帶來的交通擔憂。
陳志豪促請政府關注區內交通問題,調整配套。
居民請願
望聲請部門勿搬入新樓
入境處強調,興建新大樓會將現時分散在不同地區的辦公室集中,可提高指揮效率。但早於2019年新大樓審批興建期間。有地區團體指出,擔憂新總部會一同將處理免遣返聲請的部門搬到區內,恐聲請人士會於區內聚集徘徊,影響治安。
按照免遣返酷刑聲請申請程序,聲請人須多次往返負責部門,與處方人員進行會面以作審核,期間會獲簽發俗稱「行街紙」的不允許僱傭工作擔保書,以短期居留於港。
2019年10月,將軍澳屋苑大聯盟到灣仔入境事務大樓請願,表示並不反對入境處落戶將軍澳,但強烈反對於新大樓為難民簽發或續簽「行街紙」,擔心大量難民會在社區出入流連,造成影響。因此,大聯盟要求政府將處理免遣返聲請的部門,設置於遠離民居的地方。聯盟強調立場並非歧視難民,惟以往有不少聲請人士因涉及罪案,因此令不少居民擔心令區內治安受損。
將軍澳屋苑大聯盟2019 年就聲請部門問題,到灣仔入境事務大樓請願。
抗疫義工隊
需要更多青年加入
疫情之下,將軍澳除有新入境大樓工程多名地盤工人確診新冠,區內亦有不少居民確診,多幢樓宇亦因出現污水樣本陽性而圍封強檢。上月底,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鄧灝康及陳志豪,於將軍澳區內探訪多個康復家庭,了解他們的需要,並為他們的送上物資等支援,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另外青研香港早前聯同新界青年聯會,聯合在網上發起抗疫義工招募行動,招募過百名義工組成了一支「抗疫義工隊」,除投身各項抗疫工作,如早前協助政府包裝及分發抗疫服務包,亦鼓勵康復者可加入義工行列。
鄧灝康(右二)及陳志豪( 右一),於將軍澳區內探訪多個康復家庭。
身兼青研香港召集人的陳志豪表示,「抗疫義工隊」的義工,一直都奮鬥在抗疫工作的前線。他感謝一眾義工的無私奉獻,並呼籲更多有社會責任感的市民,更盼望青年加入義工隊行列,為香港堅持抗疫、堅持動態清零繼續努力,避免再有更多長者及體弱人士因疫症而不幸離世。
鄧灝青研香港聯同新界青年聯會,成功招募過百名義工組成抗疫義工。
我家焦點
西貢
交通
民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