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葵青離島)下一站「天后」 石仔灣重置新廟

 2022-10-20
(荃灣葵青離島)下一站「天后」 石仔灣重置新廟

受馬灣公園二期發展影響,屬三級歷史建築的馬灣大街天后古廟覓得石仔灣選址重置,新天后廟上月落成啟用。新廟沿用傳統廟宇兩進式建築,配上綠色琉璃瓦頂,門額依舊書「天后古廟」,已開放予善信供奉。立法會議員表示,新天后廟延續宏揚傳統文化,同時間遷移計劃亦體現馬灣一直配合發展、體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天后古廟配合馬灣發展,重置於石仔灣附近山坡。


舊廟現處新公園工地範圍

馬灣位處大嶼山及青衣之間,曾是繁盛的漁村。它原是離島,後經青嶼幹線連接打通。早於1997年,政府與新鴻基地產簽訂「馬灣島發展計劃」協議,包括換地興建住宅項目珀麗灣及發展馬灣公園。珀麗灣及馬灣公園第一期先後於2002年及2007年落成。


政府去年3月宣佈正式批地建造「馬灣公園第二期」,以活化馬灣舊村,計劃將舊村屋翻新成「藝術村」作藝術工作室、工作坊、零售及餐飲用途,預計於2024年落成。由於位於馬灣大街的舊天后古廟位於新公園工地範圍,在今年已過去的天后誕,也要特別開放工地讓信眾進入,廟方遂決定要在芳園書室後方石仔灣附近山坡,重置新廟。




馬灣新天后古廟上舉行開光典禮。



新廟沿用舊廟的兩進式建築,佔地約600平方呎。



新廟牆壁有「樂助芳名碑記」及「鳴謝碑記」。


舊天后古廟建於咸豐初年

新「天后古廟」沿用舊廟的兩進式建築,佔地規模相約。門額上書有灰底黑字的「天后古廟」名字,廟前與舊廟一樣設有一對威武石獅,旁邊則設有福德祠,廟內神壇供奉天后娘娘座像,兩側牆壁則記有興建天后廟樂助芳名碑記及鳴謝碑記。其落成開光典禮於上月24日舉行,由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葉虎、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及荃灣民政專員歐家盛等主持揭幕。


馬灣鄉事委員會主席陳崇業表示,舊天后古廟建於咸豐初年,是村民捐贈土地建成,歷經多次重修。1996年被古蹟辦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因應馬灣公園發展,需要新建另一間天后廟供各善信繼續供奉,後得發展商及各社會賢達及居民支持,令整個遷移計劃成功。


陳續指,新天后廟今年初興建,因疫情關係從內地運來的材料亦延遲,建廟總費用約600萬元。而舊有廟宇亦將會原址保留,交由古蹟辦為舊廟建築作保育。



馬灣大街舊天后古廟位於新公園工地範圍。


劉業強:新舊交融旅遊熱點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兼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向《我家》表示,十分高興能與馬灣居民見證新天后廟開光的歷史時刻。他認為,多年來馬灣居民一直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配合政府發展機場及青嶼幹線作出搬遷。而今次遷移亦是配合馬灣未來的發展,令三級歷史建築古廟有幸得以保存。


劉業強續指,馬灣未來將發展成融合傳統的建築物,以及歷史文化的文化旅遊熱點,馬灣舊村會經活化,將修復及翻新成藝術村,藉此帶動區內發展,亦為本港更多元化的古蹟文化提供旅遊體驗。



劉業強(中)表示,馬灣將發展成融合傳統的旅遊熱點。



廟前與舊廟一樣設有一對威武石獅。


古蹟處處 清代界碑戰前學校

馬灣古蹟除了有舊天后古廟,與及早前《我家》介紹過的戰前學校芳園書室將活化開放外,在去年發展商正式開展馬灣公園第二期工程時,有關注本港歷史的人士到訪馬灣時,與馬灣村民閒談間得知,在馬灣後街發現一塊清末「九龍關」的界碑。


負責發展及營運馬灣公園的新鴻基地產表示,與政府協議保育該塊新發現「九龍關」界碑,連同島上於馬灣鄉事委員會舊址附近、另一塊已被列三級歷史建築的「九龍關」及「九龍關借地七英尺」石碑,均會獲保育,並會向政府遞交有關方案。


而在馬灣發展前,古物古蹟辦事處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於1997年在島內進行考古挖掘,當時共發現六個時期的考古遺存,最早為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夾砂陶器碎片,及主要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及馬灣人骨,這些發現址獲評選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展品於馬灣公園的古蹟館展出。



馬灣公園古蹟館座落於馬灣公園,前身為芳園學校擴建校舍。



政府去年正式批地建「馬灣公園第二期」,以活化馬灣舊村。 (概念圖)


【兩蚊搭邨巴 駛到入馬灣】

政府的「兩元乘車優惠計劃」,自上月起擴展至19條俗稱「邨巴」的指定居民巴士服務路線,當中包括四條來往馬灣到青衣、葵芳、荃灣及通宵到中環的路線。過去一直與馬灣鄉事委員會爭取優惠、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已就計劃擴展至邨巴爭取多年,形容今次屬「政策突破」,樂見居於較偏遠地區的居民「不再是孤兒仔」,終於有機會一視同仁受惠、以兩元優惠乘搭邨巴。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則指,全港逾百條邨巴路線,僅現時批出的19條路線符合當局提出的條件獲納入計劃。據他所知,大部份邨巴經營者願意接受運輸署規管,但因為不少邨巴路線有其他公共交通提供的平行路線,所以未獲納入計劃,他促請政府盡快將更多邨巴路線納入計劃,方便市民。



田北辰指全港逾百條邨巴路線,僅19 條納入兩元乘車計劃。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文化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相關文章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地區焦點

半年奪八命 踩單車不安心

單車安全,不容輕視!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日前在其個人社交網站發文,嚴正...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地區焦點

濕!濕!濕!總有衫海喺左近

潮濕,是香港的特色之一。每當冬去春來,又濕又熱且焗的天氣固然難受,但對於家家戶戶來講,最苦不堪...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地區焦點

違例泊車失控 如同計時炸彈

近年多區違例泊車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失控,頓然成為社區計時炸彈!一個月前,沙田牛皮沙街發生的一宗奪...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地區焦點

市民當寵物咁餵 野豬家族殺入市區

今年不但是豬年,更是港人熱烈討論野豬的一年,因為近來牠們常常走到市區,去年就有7宗野豬襲擊人類的...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地區焦點

去書展 重新認識屬於你的香港

那些年,我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走入人山人海的書展會場,一本本色彩繽紛的兒童圖書目不暇給;長大...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地區焦點

摸蜆熱 生態大災難

踏入暑假,夏日炎炎,一家大細到海邊玩水消暑是不錯的選擇,近年不少人更會選擇去摸蜆作樂。不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