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施政報告於上月底公布,指審視北區沙嶺興建公眾骨灰安置所的計劃後,會將原定兩公頃土地改為創科及相關用途,換言之早前規劃時備受爭疑的「超級殯葬城」將會擱置。多名立法會議員支持政府回應地區訴求,表示善用該地與新田創科發展融合,更有利廣東與香港合作。
沙嶺創科用地,可配合河套區發展。(構想圖)
與深圳科創園區協同效應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上月25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重申,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政府將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網領》,會將北部都會區分為四大區域,並將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正因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政府審視北區沙嶺興建公眾骨灰安置所的計劃後,會將原定兩公頃土地改為創科及相關用途。
施政報告亦強調創新科技地帶將覆蓋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成為創科發展樞紐。
李家超上月25 日發表施政報告。
料建數據中心或明年招標
沙嶺興建公眾骨灰安置所的規劃,源於本港早年火葬場及骨灰龕數目供不應求,因此在2013年初,當時的食物及衞生局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展開,在新界北沙嶺興建骨灰龕及火葬場詳細設計,惟早於2015年,已有住在鄰近羅湖邊界深圳的居民強烈反對,認為該規劃難以接受。
直至2021年,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規劃,並聽取地區人士建議後指出,「殯葬城」將會取消興建殯儀館及火葬場,只保留靈灰安置所,雖然方案大幅縮減殯葬設施的規模,但仍難以令北區居民以至深圳居民接受。直至上月最新的施政報告,原擬保留的靈灰安置所亦取消,用地將改為創科及相關用途,或會用作建設數據中心,預計可於明年完成改劃程序及進行招標。
施政報告提沙嶺用地改劃創科用。
沙嶺用地早前已撥款作土地前期平整。
劉國勳:創科符合整全規劃
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歡迎政府將土地改劃作創科用途的決定,認為更符合整體規劃。他解釋,由於該土地已作前期平整,只要政府做好交通配套,相信可即時給予合適的產業發展,作為北部首批發展創科產業用地。
他憶述,早於2021年就分別於立法會及在媒體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沙嶺是港深口岸經濟帶的一部分,政府有必要重新規劃沙嶺殯葬城用途。他期望政府可繼續重新審視一些厭惡性設施或過時的規劃安排,令北部都會區有一個整全規劃,有更好的發展。
劉國勳(左)認為發展創科更符合整全規劃。
陳月明:僅殯葬用浪費優勢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月明表示,樂見政府聽取民意。她表示,沙嶺用地優越,可緊密對接新田創科發展,若只作殯葬用途,一定是弊大於利,浪費其地利優勢。因此,陳月明將繼續全力支持政府在該用地作創科規劃發展。
另外陳月明認為,施政報告繼續有很大篇幅,關於北部都會區發展及刺激創新科技發展,可見政府將繼續十分重視未來北部的發展。
陳月明樂見政府聽取民意。陳月明樂見政府聽取民意。
陳月明樂見政府聽取民意。
沙嶺建殯葬城的方案正式擱置。 (構想圖)
【參選人談區選】
孔永業(新民黨)
北區紅花嶺地方選區參選人
雄鷹脫兔
期望新任區議員能「視如雄鷹,動如脫兔」──新議員如鷹,有大局觀,規劃與發表意見時能結合地區治理與政府施政;同時新議員要如兔,有魄力,肯「落地」,生猛地深入社區為民服務。
吳尉行(工聯會)
大埔北地方選區參選人
兼顧城鄉
大埔是城鄉融合的社區,在新選制下,期望區議員能夠兼顧城鄉發展,宏觀地、理性地探討各項城市發展的可行性,期望所有當選者們亦要做一個看得到、找得到、幫到手,切實解決市民難題的區議員。
胡綽謙(民建聯)
大埔北地方選區參選人
交通衞生
新選制之下,有委任、有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及地區直選下產生的區議員,相信會有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進入議會,提升議會質素,為打造大埔成為一個更宜居的新市鎮而努力,能進一步改善地區交通、環境衞生問題。
羅曉楓(經民聯)
大埔南地方選區參選人
排憂解困
完善選舉制度下,由於直選選區劃界變得廣闊,處理的區務更多更複雜。所以今次區議會選舉,正正提供平台給予有實幹及有政績的青年參選及從政,當選後可以憑過往地區工作經驗及活力,為街坊排憂解困。
余智榮
大埔地區委員會界別參選人
完善治理
今屆區議會選舉,地區委員會界別提供了機會給具經驗、長期服務社區的人士參選,並且可以與地區直選產生的一些較年輕區議員相輔相成,達至完善地區治理的理念。
其餘已報名參選區議會選舉名單,可瀏覽選舉網站:https://www.elections.gov.hk/dc2023/chi/nomination2.html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