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於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出入境客流及車流均創新高。本港單牌車「港車北上」連續兩日單日超過8,000架次,是「港車北上」政策實施以來最多。運輸署於2月初更宣布將「港車北上」指定日子預約期,可縮短至發出前最少一日。就此,駕車經港珠澳大橋前往廣東省更彈性。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兩地政府可考慮擴大實施計劃範圍。
「港車北上」車流量農曆新年屢創新高。
「港車北上」實施後首春節長假
今年農曆新年假期,是「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後的首個春節長假。據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邊檢站統計,大年初四單日出入境客流超過14萬人次,而車流方面,就創歷史新高超過1.8萬架次。當中入境的香港「單牌車」,繼年初三超過8,000架次後連續第二天創下紀錄,達到8,300架次,是「港車北上」政策實施以來最多。
正因為經港珠澳大橋人流車流迎來高峰,農曆新年首幾日大橋各口岸一帶交通十分繁忙。運輸署曾多次發出公報,提醒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非常繁忙。在初二至初四早上繁忙時間,有大量旅客等候乘坐金巴出入境,期間要「打蛇餅」輪候20分鐘買票,再等候半小時始能上車,金巴要加強服務應付乘客需求。
而在新年數日的中午時份,「北上」拱北口岸的車輛檢查站,亦一度出現擠塞,官方實時網站形容當時為「極度高峰」,車輛要排隊近一句鐘才能過關;而「港車」回港時晚上則為高峰時段,香港關口一度要等候超過45分鐘,期間更有不少回港單牌車轉隊「打尖」造成混亂。
「港車北上」只能用港珠澳橋拱北口岸回粵。
「北上」到拱北口岸,要排隊檢查過關。
陸頌雄實測 回港等過關需時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於大年初五晚上便親試「港車北上」,回港時排隊等候超過45分鐘仍未能過關。他表示由當晚11時45分左右排隊,有很多車道關閉無人當值,以至年初六淩晨零時30分仍未過關,反而珠海口岸輪候時間尚可接受。
對於運輸署宣布於2月6日起優化「港車北上」指定日子預約系統,讓參加者可縮短至在出行日子前一日的中午十二時或之前辦理預約出行;至於取消預約出行的新安排,則由不少於三日前取消預約,縮短至可在出行日子前一日的中午十二時或之前辦理,陸頌雄對此表示歡迎。
陸頌雄年初五深夜過關時,在港檢查站前排長龍。
車輛排隊時轉隊「打尖」造成混亂。
計劃僅港珠澳大橋口岸實施
陸頌雄透露,去年11月曾與立法會議員梁子穎約見運輸及物流局政治助理陳閱川反映「港車北上」預約系統問題,並提交將預約安排縮短等改善建議。陸頌雄感謝署方迅速接納建議,並期望署方繼續優化「港車北上」。
事實上,「港車北上」計劃由去年7月1日起實施,允許合資格的本港私家車在毋須取得常規配額下,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駕的方式到廣東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惟現時參與「港車北上」計劃的港車,只能用港珠澳大橋口岸。
陸頌雄(右)促優化「港車北上」安排。
陳勇促請考慮擴大計劃範圍
全國人大、政協及團體代表界立法會議員陳勇建議,兩地政府可考慮擴大實施計劃範圍,開放更多如香園圍、蓮塘等口岸,讓港車「東進東出,西進西出」,以減輕大橋及附近主要道路的擠塞情況,同時亦可以令前往廣東不同目的地車主有更大彈性。
運輸署發言人提醒市民,「港車北上」須透過運輸署「指定日子預約系統」預約出行,並按已預約日期時段,駕車經港珠澳大橋前往廣東。運輸署亦會與內地部門保持緊密聯繫,不時抽查「港車北上」的車輛過境紀錄,以確保申請人遵守參與「港車北上」的條款及條件。
陳勇(左)望「港車北上」擴展至其他口岸。
「金巴」農曆年間一度要「打蛇餅」候車。
農曆年24小時通關 深圳灣創流量新高
深圳灣口岸於農曆新年假期年三十晚至大年初四晚,延長至24小時通關,兩地公共交通亦24小時營運。根據內地深圳灣邊檢站數據指,年三十清晨6時半至年初五清晨6時半,深圳灣邊檢站共查驗旅客58.5萬人次,平均每日達11.7萬人。
另外,連日來深圳灣口岸共查驗車輛3.7萬輛次,流量與2019年同期相約,當中年初三單日客流量達到14.9萬人次,創下該口岸全面恢復通關以來的單日通關客流最高記錄。而在凌晨午夜十二時至清晨6時半的臨時加開時段,5天共查驗出入境旅客1.2萬人次,通宵時份日均約2,400人。
現時,深圳灣口岸因未有鐵路接駁,因此無論是深方還是港方,來往口岸的巴士及小巴交通均經常「排長龍」。隨著港鐵(深圳)公司營運、接駁深圳灣口岸的深圳地鐵13號線,首階段預計今年年底通車,屆時經深圳灣口岸出境到深圳後,交通接駁將更為便捷。
深圳灣口岸過年作24小時通關安排。
【區議員.區情】
「頴」讚全民建設 環保專業貢獻地區
雖然智庫民主思路參與去年區議會選舉的參選人葉浚生,在離島地方選區選舉落敗,但屬同一組織的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黃頴灝,則獲委任成為元朗區議員,服務當區市民。
黃頴灝表示,對於獲政府委任成為區議員感到榮幸。他估計因曾參選立法會及區議會選舉,有一定選舉經驗,加上其智庫背景令其更熟悉政策,因而獲政府委任。他承諾會做好地區工作,希望用智庫的中間第三路線定位貢獻地區。
1980年出生的黃頴灝,除了服務元朗多年本身亦從事環保工作,亦是香港廢塑料協會常務會長。對於垃圾徵費早前因普遍市民未掌握具體實施情況,而要推遲至今年8月實施。黃頴灝認同污染者自付原則,但本港分類回收意識及配套未臻完善,令市民未能培養回收習慣,令法例推行遇困難。
他舉例指,本港廚餘雜質較多,業界不滿許多市民將即棄餐具等混入廚餘,影響他們的機器運作,也間接影響回收成效。因此,政府除繼續增設智能廚餘機外,更重要是做好分類回收的宣導及教育。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