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北三周內發生5宗與貨倉相關火警,三宗位於元朗、兩宗位於打鼓嶺。當中廈村路近一個物流貨倉於5月底發生三級火警,整個貨倉連同貨物付之一炬,大量濃煙席捲半空,百多人急急疏散。有地區人士不排除涉及電力過荷及違規儲存,促請當局加強消防隱患排查,完善電池等存放申報,避免火警影響居民安全。
5月23日打鼓嶺亦有儲存倉起火。
其中三宗在元朗區 廈村路三級火尤烈
5月23日至6月14日期間,新界北一帶五宗倉庫火警當中,元朗區的三宗分別為:5月27日天水圍廈村路電器貨倉三級火警、6月11日凌晨元朗流浮山鳳降村貨倉失火、及6月14日清晨元朗錦田逢吉鄉再有迷你倉起火。其餘兩宗,則發生於北區打鼓嶺。
多宗火警之中,以5月27日天水圍廈村路的三級火最為嚴重,該貨倉主要用作儲存電器及衣物。消防處於當日中午接報起火,冒出大量黑煙濃罩,其後火勢愈見猛烈,火場面積一度達200米乘200米。現場大量貨物被火燒毀,貨倉天花亦被燒至塌陷。
5月27日 ——廈村路物流貨倉發生三級火
電器衣物倉焚逾21句鐘 其間消防提民居閂門窗
消防員到場一小時後將火警升為三級,動用八條喉和七隊煙帽隊灌救。其間更發出特別公報,提醒附近居民,如受到隨風飄散的煙霧和異味影響,要保持鎮定及關閉門窗。最終,該場大火焚燒逾21小時後,由消防在5月28日早上約10時大致救熄,一名貨倉職員及消防員分別受傷及吸入濃煙不適送院。
元朗區議員何曉雯向《我家》表示,近月元朗區發生多宗火警,因燃燒物造成臭味及嚴重的空氣污染,令附近居民擔心健康受到影響。她推測很大可能時為夏天,加劇電線過熱或貨物自燃風險,或貨倉未有做好保養的電力裝置過荷,而導致火警。
6月11日 ——流浮山毒品貨倉以金屬廢料倉掩飾起火
地區人士:須加強電力設備檢查
何曉雯舉例指,根據5月底流浮山貨倉火災初步顯示,火警起因懷疑是電錶箱電線短路引起,說明電力設備系統問題隨時引發火災。她擔心,當倉庫缺乏灑水系統及煙霧偵測器等消防裝置,容易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再加上倉庫貨物密集容易出現雜物阻塞,有可能延誤救援。
因此,何曉雯建議加強電力設備檢查,強化倉庫安全管理並提升緊急應變能力,以減少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何曉雯(左)擔心倉庫貨物密集或礙救援。
部門宜聯合巡查黑點 用無人機以配合識別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則認為,接連火災都與儲存倉庫有關,如其中於坪輋近恐龍坑的火場儲存大量電子用品及零件。她促請消防處及環保署等部門,可安排聯合巡查行動,防止火警發生。同時,可利用無人機配合巡查,識別出有嚴重火警隱患的高危地點,包括加派人員到儲存大量鋰電池及塑膠車胎的地方,從而跟進消防設備及宣傳教育。
陳解釋,新界邊界地區短期租約和倉庫較多,經營者又有設置高身圍欄和遮陽棚,因此聯合執管有必要恆常化和突擊化,促請檢討倉庫存放含電池、電子零件或易燃物的申報機制,甚至加強罰則以收阻嚇效果。
陳月明(左)促檢討倉庫存放申報機制。
【新界北三周內 發生5宗與貨倉相關火警】
2025年6月14日清晨
元朗錦田逢吉鄉
迷你倉起火,四輛車被波及燒毀。
2025年6月12日下午
打鼓嶺恐龍坑
鋰電池回收場二級火警,焚燒兩日曾傳爆炸聲,消防救出三人。
2025年6月11日凌晨
元朗流浮山
毒品貨倉以金屬廢料倉掩飾起火,警檢數千棵大麻。
2025年5月27日中午
天水圍廈村路
電器物流貨倉三級火警,兩人受傷。
2025年5月23日下午
打鼓嶺坪原路
儲存塑膠廢料鐵皮屋貨倉起火。
6月14日——錦田逢吉鄉迷你倉火警
南生圍申請發展 適逢再起火
除了貨倉火警,元朗南生圍6月6日下午約3時許,有雜草起火後迅速蔓延一片草原,火場面積達到150米乘100米,最終經消防撲救逾13小時後,於翌日清晨5時許將火撲熄。事件中無人傷亡,但令人擔心破壞南生圍的環境。
南生圍近年繼續面對環境發展壓力。有發展商希望於南生圍興建140幢,3層高的獨立屋及28幢高樓。該「南生圍及甩洲擬建綜合發展及濕地改善項目」在今年5月,獲環境諮詢委員會有條件下批准其環評報告,碰巧在此時刻又再起火,有市民擔心事有蹺蹊。
南生圍草原6月6日下午發生火警,火場面積龐大。
市民疑惑:夏季濕度偏高反而多火警
元朗區議員黃紹聰向《我家》直言,在近期夏季濕度偏高反而當區發生多宗火警,令他及部分市民均感疑惑。他認為南生圍作為香港的後花園,物種多樣性及極具生態價值,每次火警不少市民包括他都感心痛。因此,每當發生可疑火警,如2018年有居民就提出希望深入調查失火原因。
南生圍有生態特色,雖然遊人衆多,但很多土地其實屬於私人擁有。他認為,本港地少人多發展無可避免,而近年圍繞南生圍的報導,都是涉及地產項目發展有關,因此他促小心處理該處的發展,確保能在發展及生態找到居民期盼的平衡。
黃紹聰(左)指近期當區有多宗火警,令人疑惑。
【區區顯關愛】
關愛長者活動 深圳家庭來港參與
定期舉辦的社區探訪,能為有需要人士帶來陪伴及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好處,有關愛隊便不時舉辦探訪等關愛活動,讓社區注入更多愛與關懷,關心長者的需要。
元朗晴景小區關愛隊隊長鄧焯謙向《我家》透露,在剛過去的6月14日,該隊再次舉辦恆常性探訪,向長者送上關心並了解他們的需要。當中探訪特別之處,是邀請了40多位來自深圳的熱心家長及孩童到港與關愛隊一同關懷區內基層的長者需要,促進了兩地居民的愛心交流。
鄧焯謙表示,義工常探訪社區。
鄧焯謙表示,在探訪過程中,參與者不僅細心聆聽長者的故事,深入了解他們的社區的需求,也送上慰問及祝福,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社區的關心與支持。其間,鄧觀察到不少長者以至參與的小朋友臉上都洋溢笑容。有長者稱,對關愛隊組織探訪表示感動,更表示會期待下一次的聚會與交流,足見小小探訪活動的重大意義。
參與者細心聆聽長者的故事。
元朗晴景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天晴愛心社
電話╱WhatsApp:84933707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