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對打通北都起重要作用的港鐵北環線,亦於10月正式啟動主線工程。該條長約10.7公里長的鐵路共設5站,連接錦上路到古洞,中途設有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分站。早前政府提出連接新皇崗口岸的北環線支線,會與主線合併發展,目標於2034年竣工。有地區人士歡迎北環線主線及支線同步動工。
古洞站正在興建,料2027年平頂。
令北都連市區成環迴網絡
擬議北環線主線,是一條約10.7公里長的鐵路,西連錦上路站,東邊則接駁正興建的古洞站,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設有三個中途站,落成後將北端串聯屯馬線及東鐵線。而其支線則經河套等接通深圳皇崗口岸,成為本港與內地間第三條直接過境的鐵路連接線。
運輸及物流局陳美寶指,北環線可以令北都日後可以與市區連成環迴網絡,而支線更會連接跨境的新皇崗口岸,帶動跨境人流,方便市民出行。通車後由古洞站前往錦上路站,將會由目前所需的60分鐘,大大縮短至12分鐘;由新田站前往新皇崗口岸則只需11分鐘。
古洞是兩線轉車站,已預留轉乘空間。
主線支線合併發展料2034竣工
9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指出,為更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北都建設將加速推進,並重申會以新思維合併北環線主線和支線同步推展,合併為單一項目分兩期發展,目標是2034年或之前同步開通。
今年7月,政府就北環線第一部分項目,與港鐵簽訂協議,確立北環線主線項目部分融資及建造安排,並同時啓動支綫的詳細規劃及設計,10月3日港鐵於水尾路北環線項目工地,舉行北環線項目啓動禮,主線將於今年開始建造鑽挖機豎井的大型前期工作,以準備建造主線的隧道。
北環線工程開展,10月初舉行啟動禮。
統一標準可減少成本縮短工期
有參與啓動禮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表示,期待北環線的全速推進。他對北環線引入內地鐵路標準表示有信心。他解釋,以往興建跨境工程,內地及香港部分使用不同標準,包括建築材料及施工安排不同,導致要額外成本轉換對接,引入內地標準有助減低成本及工期,提升效率。
張又指,本港有領先的鐵路營運標準,相信日後車站設備及營運,包括鐵路信號系統,仍然會沿用本港標準,不會與現時鐵路服務有差異。
張欣宇認為引入內地標準加快興建。
有建議2031前啟用部分車站
而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則歡迎政府接納其建議,將北環線主線及支線項目同步動工,並引入創新方法,加快工程時間,在基建先行下,助力北部都會區提速發展。
劉國勳認為,現時預計北環線的施工期長達9年,若北環線按現計劃2034年才竣工,進度將與發展步伐脫節,因此他建議政府提速發展、縮短施工期,簡化工程審批,亦可考慮選擇分階段提早於2031年前啟用部分車站,讓基建及早服務居民,配合北都整體發展步伐。
劉國勳歡迎北環線主線支線同步動工。
凹頭
北環線主線將途經凹頭並設站。(效果圖)
牛潭尾
北環線第一期工程啟動,圖為未來牛潭尾站。(效果圖)
新田
古洞
北都專屬法例 爭取明年訂立
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施政報告宣成立由行政長官親自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及「規劃及發展工作組」三個工作組。
其中「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由財政司司長任組長,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性質及規模,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當中,包括為不同產業園區度身成立一間或多間園區公司、法定或非法定專門機構。
拆牆鬆綁 突破瓶頸
行政長官李家超指,政府過去三年已對北都制定基礎規劃並加快建設,成立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北都發展的決策層次,簡化的行政流程,拆牆鬆綁,突破瓶頸,以新思維達致安全、省錢、省時間的建築目標,並為加快北都發展訂立專項法例。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補充指,政府爭取明年內完成訂立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專屬法例的立法工作,並為洪水橋約23公頃用地成立產業園園區公司,以便靈活運用資源招商引資。
【立選前瞻】
市民期盼選賢任能
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今年12月7日舉行,大家可以運用手中一票選出明年起履新的立法會議員。讓我們一起聽聽各位街坊有什麼期望和關注。
望夜跑安全
藍小姐女士(學生,元朗區):
「希望可以有人發聲幫忙改善治安,試過夜晚跑步有人想搶劫。」
改善屯門河
程女士(主婦,屯門區):
「屯門河嘅臭味問題咁多年都無改善,希望議員可以加大力度監察。」
港鐵起快啲
黎先生(退休人士,屯門區):
「我住喺屯門30幾年,港鐵屯門西延線進展好慢,希望可以快啲起好方便居民。」
交通
民生
生活
屯門元朗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