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關閉泳池及康文署泳灘,市民轉投其他海邊玩耍。繼九名郊遊人士在西貢山澗戲水遇潮漲被困,日前兩名年約10歲的女童,停課期間在馬灣珀麗灣碼頭旁的石灘玩耍,二人爬上礁石後疑因潮漲被困,附近居民擔心她倆被大浪捲走急急報警,幸消防員最終將二人救走。
事發於4月16日下午五時許,兩名年僅約10歲的女孩,身穿街坊裝及拖鞋,獨自走到到珀麗灣渡輪碼頭旁的石灘,她們一直沿石灘爬到離碼頭50米遠的礁石上玩耍。
當時正值潮漲,潮水上升直至蓋過連接岸邊的路,兩人因而被困在礁石上。未知是否年幼,兩人仍未知事態嚴重,在礁石上有講有笑、更不時拿起手機玩耍。
1. 馬灣兩名約十歲女孩,疑因潮漲被困海邊礁石。(網上圖片)
2. 消防車接報後六分鐘到場,救護車及消防船亦在場戒備。
3. 消防員涉水展開拯救。
4. 其中一人由消防員救走。
5. 熱心市民借出獨木舟給消防員,幫忙救走另一女童。
熱心市民借出獨木舟協助
惟事件惹來數十人圍觀,由於該處位近航道經常湧現大浪。有街坊擔心水流將兩人衝走,令兩人遇溺,因此連忙報警求救。
消防員到場後,隨即穿上潛水衣,趕到兩女孩身邊,並幫她們穿上救生衣。消防船及水警輪亦一度到場戒備。
其後,其中一人由消防員以繩索輔助涉水揹離現場,另一人則有熱心市民借出獨木舟給消防員幫忙救走。最終二人有驚無險,獲救到岸邊脫險。
近珀麗灣前往須跨圍欄
《我家》記者事發後到現場視察,發現兩女童被困的石灘,鄰近珀麗灣民居,並在碼頭廣場旁邊。
遊人需要跨過半個成年人高的圍欄,方能到達石灘。而沿石灘可行到最近海邊的一塊大礁石,礁石上有不少水窪,相信是大浪時捲起水花遺留所致。
記者發現石上不時有人垂釣,亦有遊人走到石邊拍照。
居民:一直擔心有人遇險
「辛苦晒消防員!小朋友一時貪玩,搞到咁大鑊,家長應好好教下子女,唔好浪費納稅人公帑。」有居住在馬灣的居民表示,該處一直有不少人前往遊玩,遊人不時在沙灘上漫步,更有心帶同小童「捉蟹仔」,惟該處經常有浪花拍打岸邊,大潮時又會掩蓋部分石灘,擔心終有一日出事。
消防處發言人證實,當日(16日)下午5時30分接報珀麗灣渡輪碼頭近燈塔位置有人「遇溺」,四輛消防車及一輛救護車六分鐘到場後,發現兩名女童被困於離渡輪碼頭50米遠的石灘。
消防員將二人帶到安全位置,女童表示沒有受傷,拒絕送院後自行離開。
專家:見人被困海上勿亂救
孩童獨自走出岸邊玩耍,資深攀岩及山藝教練梁念豪表示,珀麗灣對出海面鄰近航道,經常有大船經過,因此浪大危險。
不應獨留孩童岸邊礁石玩
梁警告,過去曾有人因為遭海浪拍打岸邊後被捲走,因此家長無論如何亦不應該任由孩子在岸邊礁石上獨自玩耍,否則隨時累及前來救援人員性命。
梁解釋,當遇上有人被困岩石的危急情況,沒有專業資格、足夠裝備情況下切勿胡亂拯救,否則有可能未能救人同時,反而有可能被浪捲走:「好似拯救遇溺者咁,佢可能會不停掙扎,令救人嘅人都有可能遇溺,所以無足夠訓練千祈唔好亂試去救人!」
一旦發現有人被困海中或礁石,他建議應第一時間報警,並將岸邊多個救生圈拋近事主,同時間要制止被困者在濕滑地方嘗試離開,可行情況下應勸喻被困者,留在最高點或安全地方等待救援。
天文台app顯示潮汐漲退
另外他提醒,天文台會將每日潮汐漲退的時間,上載到網站及手機程式,市民進行水上活動時,宜先了解當日潮汐漲退時間,避免大失預算:「其實漲潮都要一段時間,係觀察得到,每到農曆十五潮水就會更高,如果察覺岸邊水位有上升趨勢,就要提高警覺。」
梁警告,潮水加上浪急,隨時可將人捲走,尤其在東部海岸,就更不能掉以輕心。
梁念豪提醒家長,不應該任由孩子在岸邊礁石上獨自玩耍。
【限聚令下 水上活動意外頻生】
梁念豪提醒家長,不應該任由孩子在岸邊礁石上獨自玩耍。
近日天氣炎熱,不少人會戲水乘涼,就在兩人在馬灣遇險前一日(15日),九名行山人士在西貢短嘴山澗戲水期間,亦懷疑因潮漲被困。
水警輪、消防輪、飛行服務隊接報到場,先後救出九人,其中一人要由消防送往黃石碼頭,再轉送醫院治理。而在4月18日,亦有一名男子在深水灣遇溺死亡。
根據衞生署發表的非故意遇溺報告,2012至2016年間共193宗「意外淹死」,當中男性佔約74%。整體約一半個案是因游泳、浮潛或潛水遇溺。
曾有外傭拍照捲落海不治
2014年5月,一名女印傭趁假期與同鄉一行七人,到港島石澳大頭洲遊玩。期間在岸邊拍照留念時,突然被巨浪捲落海失蹤。及後經過一輪搜索,救援人員在10多分鐘後才於離岸約100米位置將她救起,惜送院後證實不治。
另外根據該報告,除因水上活動而遇溺外,包括醉酒或自拍滑倒的失足跌入水中者達42人。
我家焦點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