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不少居民日常以單車代步,假日亦有不少遊人踩單車。近日有單車友與行人,在大埔市區內的單車徑上因爭路,發生激烈爭執。一對正踩單車的男女,疑不滿一名中年大叔佔用單車徑,最後更大打出手,要由途人勸止。事件再次引發廣福橋設計問題,以至行人阻塞單車徑的爭議。
打架事發於8月,在廣福橋旁的單車徑,有目擊者拍攝到當時的經過。片段中兩名身穿單車服的男女,和一名大叔在單車徑上發生爭執。
兩單車友叫讓路 大叔粗口回應釀衝突
原來,當時兩名單車友在單車徑上遇上阿叔,車手提醒對方讓開,但大叔竟未為意在單車徑上行走有問題,竟以粗口回應,雙方繼而發生打鬥。
當時三人愈打愈激動,似乎毫不留手,除單車男出手外,女車手亦出拳狂揼大叔背部。以一敵二的大叔亦不甘示弱,捉着單車女將其撻在地上,一度被阿叔壓着的男車手趁機站起,企圖把同行女友人拉起。此時有路人隨即上前勸交,三人便停手。
男女車手雖收手但沒收口,但單車友仍指着大叔責罵:「叫你讓開仲喺度鬧人,粗口爛舌鬧我喎。」大叔則認為對方當時提醒並不禮貌,或因此互不相讓,產生磨擦。
三人爭路打架連環睇
三人在大埔疑因單車徑去路被擋釀衝突。
有途人見狀隨即上前勸止。
單車男女停手後上單車離開現場。
勸母子勿放狗 將軍澳漢被圍毆
除了大埔一宗爭執,9月10日一名男子在將軍澳至善街單車徑踩單車時,擔心會碰到一對放狗的母子,對二人好言相勸,表示單車徑只供單車使用,放狗會有危險,豈料反被其兒子「吹雞」伏擊,遭四人圍毆至重傷,可見單車徑上的路權矛盾,近期愈見白熱化。
事實上,根據運輸署道路使用者守則,單車徑是為單車而設,行人不可使用。在行人路上步行時,也應與單車徑邊緣保持距離。如需踏入或橫過單車徑,必須留心有否單車駛來。而警務處在單車徑上掛有的警告牌,亦表明「單車佔用行人路、行人佔用單車徑可被檢控」。
記者直擊遊人雜物塞路 街坊直言多年未有改善
《我家》記者在現場視察,不少路人貪方便在過橋、過馬路後取道單車徑行走,每到假日或繁忙時間,遊人就更多,而且單車路上時有堆放雜物,單車友往往要左閃右避,導致危險倍增。
大埔街坊直言,早年已有人質疑廣福橋規劃失當,後來有關部門已將其中一邊單車徑劃成行人路,避免再出現罔顧單車使用者安全的情況,但有行人繼續在另一邊單車徑行走,多年來未見改善。
民建聯大埔支部副主席胡綽謙向《我家》表示,的確有不少街坊貪方便取道單車徑,而一旦發生爭拗甚至意外,行人亦要負上責任。
胡綽謙提街坊走行人路 促部門加強宣傳教育
胡綽謙認為廣福橋既然已設有行人路,而且在該路上,走單車徑比走行人路亦非方便及快捷很多,因此行人其實並非一定要經單車徑行走,因此胡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宣傳教育,冀能以務實做法解決問題。
他呼籲街坊能夠更多為其他人、特別是單車使用者的安全和自身着想,有行人路的地方還是取道行人路行走。
警方發言人表示,強調任何使用道路的行人,如疏忽地危害其本人或他人的安全皆屬違法,可被判處罰款500元,提醒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胡綽謙呼籲行人勿在單車徑上行走。
年初致命單車意外 15歲童撞倒女途人
單車在路上遇到危機不容忽視。根據運輸署的數字,去年共有1,839宗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全年八宗致命意外中,有三宗發生於單車徑上。而大埔今年初亦發生單車撞倒女途人意外,經送院搶救後行人最終傷重不治。
事發於大埔1月12日晚,一名15歲男童在廣福橋不遠處踩單車,當他沿太和邨對開一段行人路往太和街市方向行駛,期間涉撞倒在行人路上一名姓蘇女子。女事主情況危殆、昏迷地上,救護員到場將其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搶救,最終延至翌日不治。
廣福橋另一側的單車徑,已改劃為行人路。事發於大埔連接太和的廣福橋。
而在2017年,廣福橋附近亦曾發生單車致命車禍,一名中年男子相信於太和路與汀角路交界,近消防局的單車徑踏單車時發生撞壆意外,事後途人發現報警,惟最終傷重死亡。
大埔廣福橋不時有行人在單車徑行走。
將軍澳單車徑,有人勸喻狗主別放狗而被打。
【貫通屯門馬鞍山 超級單車徑今年開通】
北區單車網絡正不斷完善。早於2008年政府提出興建一條貫通東西新界的「超級單車徑」,該條總長度約82公里的單車徑中,長約60公里的「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會於今年全線開通。
據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工程師朱偉麟早前透過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發表的網誌介紹指,其中「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長約60公里,由西邊屯門、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接駁現時沙田單車徑,到達東面馬鞍山,料單車友完成整條路線需約六小時。
土拓署透露,現時屯門至元朗,以及上水至馬鞍山的路段已經落成開放予公眾使用。至於最後一段,即可以打通該兩節路段的元朗至上水單車徑,沿元朗攸壆路部分已經啟用,料今年底前將完全開放。
貫通屯門至馬鞍山的超級單車徑,將在年內開通。
我家焦點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