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區擁有不少天然海岸但一直缺少政府泳灘,直至2016年大埔龍尾泳灘在一片爭議聲中開展,惟工程受疫情及建材短缺影響而延遲,預計將於今年局部開放,並於明年四月泳季全面開放。大埔爭取興建有救生員當值的公眾泳灘,已接近30年,地區人士希望,即將落成的泳灘可滿足附近居民對泳灘的需求,亦能帶動附近的經濟活動。
大埔龍尾泳灘耗資逾兩億港元興建,工程包括建造一個200米長沙灘,兩邊設有護沙堤等設施。《我家》記者日前到龍尾視察,發現泳灘現場依然有圍欄圍封,但護沙堤內範圍的沙灘已鋪設好,而救生員暸望台及泳灘大樓結構已完成,工人正進行內部裝修及設備安裝。
工程包括建造一個200 米長沙灘,兩邊設有護沙堤。
泳灘工程的露天停車場部分,料將於本月率先啟用。
現場所見,泳灘大樓外櫳結構已完成。
新界東救生員泳灘全在西貢
翻查資料,新界東現共只有六個有救生員當值的公眾泳灘,全部位於西貢區。新界東其他地區包括大埔、北區、沙田的居民,到最就近的西貢泳灘玩樂,得花上數以小時計的車程,亦要市民面對泳灘迫爆之苦。
因此,早於1993年政府已構思在大埔汀角路龍尾興建一個人工泳灘,經過諮詢及環評後,2012年方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出撥款。
大埔龍尾泳灘工程於2018年中開展,當時曾引起支持及反對興建泳灘團體的激烈爭議。反對興建環團指出,泳灘將會令帶大美督一帶泥灘水質變差,或致海洋生物管海馬數量出沒的情況大減。
龍尾泳灘耗資逾兩億港元興建,將於明年泳季全面開放。
龍尾的海洋生物,於2017 年搬遷至700 米以外的汀角東。 (龍尾環境教育中心圖片)
黃碧嬌促政府改善區內交通
一直監察項目並支持興建泳灘、大埔區議會前主席黃碧嬌表示,她樂見泳灘將近竣工,令大埔甚至沙田、上水等地區的居民,有更近的泳灘選擇。
至於環團擔心影響生態,黃碧嬌解釋,龍尾泳灘全長只有200米,佔汀角路達三公里的海岸線不足一成,泳灘落成後,東面的大美督仍有約100米的泥灘、而泳灘西面則為全長約500米的汀角東泥灘,可讓市民到訪,滿足想游泳或想到石灘上耍樂市民的不同需求。
隨龍尾泳灘落成啟用,她希望泳灘爭議可告一段落。泳灘工程促成漁護署進行「汀角海岸生態保育計劃」,能促進保育泥灘同時,也滿足附近居民對泳灘的需求,並帶動附近的經濟活動。她亦認為,龍尾泳灘明年啟用後,區內交通擠塞情况會加劇,促請政府密切監察及改善。
黃碧嬌表示,大埔居民爭取多年終有泳灘享用。
九巴75K 線途經龍尾泳灘。
部門專家注意海洋生物情況
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言人回應指,根據施工前期已鎖定了五種目標海洋生物,包括蝦虎魚、魨魚、海星、海膽及海參進行搬遷後的監察。而魚類專家在監察過程中,並無發現早前被搬遷的兩隻管海馬,相信牠們可能已經離開了汀角東的水域。專家曾多次發現其他健康的管海馬,反映汀角東水域適宜管海馬居住。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則表示,泳灘預計在2021年泳季啟用。
龍尾泳灘拖近10年始動工
龍尾泳灘是本港繼屯門黃金泳灘第二個人工沙灘,原址為汀角海岸其中一處天然泥灘,早於2005至2006年度,已納入《施政報告》中的香港政府25項優先展開市政工程之一,當年並未有太大的反對聲音,更獲得大埔區議會等持分者多番討論後通過。
工程原來預計於2008年展開,惟直至2012年4月,民政事務局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逾三億港元,擬定於同年11月興建人工沙灘,並於2015年泳季投入服務。但因有環保人士在當時發起遊行等活動,批評政府低估龍尾灘生態價值,工程前亦諮詢不足,同時亦有大埔區居民聯會等代表聲援支持興建泳灘。
2012年底,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何來就有關工程提出司法覆核,敗訴後再申請上訴,上訴庭最終認為環保署署長確在每個階段,充分諮詢專業意見。同時行政署確有考慮過2013年報告,雖發現不同生物,卻沒影響當地生態價值,故駁回何的上訴。最終工程於2016年10月復工。
龍尾泳灘明年啟用後,附近交通擠塞情况料會加劇。
龍尾位於大美督旁,有市民希望泳灘能帶動附近經濟活動。
泳灘工程因司法覆核一度停工,最終工程於2016 年10 月復工。
【康文署管理泳灘將增至42個】
屯門黃金泳灘位於青山公路青山灣段至掃管笏,由發展商於90年代初興建,並斥資6,000萬由海南島運送海砂到泳灘鋪滿海邊,並於1995年9月開放使用,現泳灘由康文署管理。
因環境因素,自2005年黃金泳灘多次出現海砂流失,康文署曾於2009年至2011年期間,分三階段進行一系列改善工程,包括建造臨時護土牆以保護灘面樹木、於泳灘鋪設沙粒及臨時護沙堤以紓緩海沙流失的情況。
而康文署管理全港共41個公眾泳灘。現時除港島夏萍灣、石澳後灘泳灘及荃灣雙仙灣暫停開放外,其餘38個公眾泳灘均裝設防鯊網以保護泳客,其中10個位於南區、九個位於離島區、六個位於屯門區、七個位於荃灣區,以及六個位於西貢區。當龍尾泳灘全面開放後,全港泳灘將增至42個,所在地區將由五區增加至六區。
屯門黃金泳灘1995 年啟用,是香港首個人工沙灘。
我家焦點
交通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