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為臨時填料庫的將軍澳第137區佛堂澳,重新規劃之研究自2016年展開,原料2019年公布結果,至今仍未有聲氣。該地使用期限,將於2023年底屆滿,區內正興建的海水化淡廠料同年開動,而政府正研究該處重置油塘混凝土廠。佛堂澳能否如早前所料,2024年起逐步供應3.7萬伙單位,抑或發展工商用,仍未有定數。
佛堂澳現為臨時填料庫,正研究重新規劃。
2016年,由土木工程署及規劃署合作進行,為期三年的將軍澳第137區重新規劃及工程的顧問研究展開,內容主要探討該區達80公頃土地,日後發展的可行用途,發展所涉及的各種技術評估及基建評估。
曾有建議打造另一「日出康城」
當時預料可行性研究完成後還要進行平整,最快在八至九年後,即最快2024年方有土地供應,配合填料庫運作至2023年12月31日的期限。其時市場憧憬,該處能打造另一個「日出康城」,料可提供約3.7萬伙住宅供應。
市場憧憬,將軍澳第137 區能打造另一個「日出康城」。
時至今日,根據土木工程署有關研究項目的網站顯示,研究仍在進行中,但結果杳無音訊。惟於2019年,第137區內南端近鐵蔘洲一幅10公頃用地,成功通過撥款,現時正興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預期於2022年落成。
根據水務署當時呈交立法會的文件,當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啟用,每日可供應達135,000立方米的食水,約佔本港食水量百分之五。該署更表示已預留空間以便日後在有需要時擴建,把食水產量增加至最終每日270,000立方米,並會適時推展海水化淡廠第二階段時間表的研究。
海水化淡廠第一期正在興建,預計明年落成。
擬置混凝土廠支援附近工程
除了正興建的海水化淡廠外,去年六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透露,政府正積極研究能否在該區為市場物色合適的用地設置混凝土廠,以取代已發展成綜合發展區的油塘混凝土廠。
混凝土是重要的建造材料,惟遠程運輸或會降低建築質量,因此混凝土廠在運作上,有需要在發展區域設立廠房,以支援附近一帶的建造工程。因此當時黃偉綸表示,研究中會優先考慮第137區的臨海用地,以提供水路運送製造混凝土的各種材料,以免增加陸路交通的壓力,並檢討在製造和運送過程減低對民居的影響。
填料庫土地使用期限原於 2018年屆滿,惟土拓署其後延長運作多五年。
葛珮帆:建公屋連完善交通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將軍澳區居民一直關注填料庫對居住環境的影響,惟政府早年出爾反爾,違反承諾,置將軍澳居民及社會輿論強烈批評於不顧,仍強行將填料庫運作延期而不肯落實關閉。她補充,這樣令當區居民將繼續無了期地承擔厭惡性設施的後果。
葛珮帆擔心,將軍澳人口正快速增長,現時將軍澳交通配套已不勝負荷,將軍澳隧道擠塞問題嚴重、將軍澳線亦遠超負荷,即使在2021年將藍隧道通車亦難以保證可消化新增人口。因此雖然第137區可提供大量土地,供重新規劃新市鎮,興建大量公營房屋,紓緩居住難題,她續指出,但前提是必須加強交通配套,如將康城線延增長至第137區,避免繼續加重環保大道的車流量。
葛直言,將軍澳規劃屢屢失誤,第137區屬珍貴的土地資源,政府應盡快落實該區未來方向,對將軍澳市民有所交代。
葛珮帆促盡早做好第 137區交通配套。
公眾填料庫協助全港轉廢為材
公眾填料庫並非堆填區,而是方便回收暫存全港惰性建築棄置物料,備作填海使用。現時本港有兩個一東一西的公眾填料庫,由於本地建築廢料近年回收率已逾九成,透過轉廢為材可減少堆填區壓力,現時正為機場三跑及東涌新市鎮擴展工程提供填料。
而現時位於將軍澳第137區的臨時填料庫,該土地是以臨時政府撥地形式作為臨時填料庫之用。土地使用期限原定於2018年底屆滿,惟土木工程拓展署其後延長填料庫運作多五年,至2023年12月31日。
該填料庫面積約有104公頃,用作儲存約600萬立方米或1,080萬噸,並由泥頭車或躉船運送的公眾填料。而另一個填料庫則位於屯門第38區小冷水,即內河碼頭及屯赤連接路屯門入口附近。順帶一提,惰性建築棄置物料,包括瓦礫、瀝青及混凝土等。
填料庫回收暫存全港惰性建築棄置物料,以作填海使用。
填料庫回收暫存全港惰性建築棄置物料,以作填海使用。
【混凝土廠倘規劃差 引伸環境安全問題】
政府正研究將油塘混凝土廠搬到將軍澳第137區,除因為混凝土需求將向該區遷移,油塘混凝土廠旁的住宅亦已相繼入伙,引伸各種環境問題。
早在22年前、即1998年政府更改油塘的土地用途,將油塘工業區改劃成作綜合發展商住區,惟到目前為此,混凝土廠仍然運作,導致塵土飛揚,除污染維港水質外,亦造成區內交通危機,去年三月一名買餸婦人,遭出入混凝土廠的田螺車輾斃。
油塘水泥廠問題關注大聯盟發言人批評,政府一直以「拖字闕」拖延重置,雖然有不少居民遷入,但現時油塘的三間混凝土廠房仍未搬走,縱使牌照到期,環保署仍繼續發出臨時牌照讓混凝土廠繼續營運,引伸各種安全問題。
發言人認為既然政府更改了土地用途,便應承擔責任解決問題。
油塘混凝土廠塵土飛揚,污染維港水質。
我家焦點
西貢
民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