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沙田居民陸續發現城門河河水有異樣,延綿一公里的水面呈現奶綠色,飄出白色泡沫且有死魚飄浮,連日來均未見改善。今次是繼去年5月、10月及12月,城門河一年內第四度發現河水疑被污染,有地區人士擔心事件屬非法排污所致,惟部門一直未能查出污染源頭,城門河生態實在令人憂慮。
疑被污染的河水浮起白色泡沫。
城門河過去曾多次發現污染,上月11日城門河河面再次出現懷疑油污,並開始有逾百死魚飄浮河面,當時環保署指會抽取河水樣本作詳細化驗。
事件未解決之際,到同月19日,陸續有住在城門河沙田段河岸兩邊的居民,發現河水變成奶綠色,現場更有人表示曾傳出疑為漂白水的氣味。
董健莉憂影響魚類及雀鳥
污染情況其後一直持續。疑受污染的奶綠色河水,一直蔓延到大圍方向的河道,延綿近一公里。而城門河不時會有人垂釣甚至捕魚,如去年10月,有一名中年男子於城門河以魚網捕獲多條野生鰂魚,令人擔心若有人將受污染的城門河魚穫轉售,市民進食後會有中毒風險。
大圍分區委員會第二副主席董健莉向《我家》表示,上月19日接獲居民傳來短片作出投訴。她指出,城門河大圍段河水突然變色,當時未見起泡,亦未有死魚飄浮。初步懷疑是河底藻類大量繁殖,引致河水變色,亦有可能是地盤樓宇進行水測試,排出城門河,造成短暫呈綠色。
董健莉續指,直到上月底河水情況才稍有改善,惟相關部門仍未找出污染源頭。她擔心若出現持續污染會影響魚類及雀鳥棲息,她促請有關部門跟進問題,若涉及人為污染必須嚴肅調查及執法。
董健莉(右)促部門盡快查出污染源頭,以釋市民疑慮。
早前陸續有市民發現城門河部分河段變成奶綠色,水質疑被污染。從相片所見,河上呈現兩截不同顏色。
環保署:未有發現非法排放
環保署發言人回覆指,上月接獲五宗有關投訴,並已派員到場以無人機配合調查,發現城門河近溱岸8號的大片河水顏色較為翠綠,河面飄浮着少數零星死魚,惟未發現河水有刺鼻異味或惡臭。調查人員在沿河一帶,亦未有發現非法排放或可疑污染源頭,經初步測試河水溶解氧及溫度均屬正常,已抽取河水樣本作進一步詳細化驗,以確定河水變綠原因。
渠務署發言人則表示,已派員到城門河視察,發現近大圍的一段河水顏色相對較為翠綠。城門河附近的公用渠務設施,全部運作正常。
去年有市民發現有人在城門河捕魚。(互聯網)
捕魚的男子魚獲甚豐,大部分為鰂魚。
去年三度發現污染
白藍綠水並無異味
城門河的水質近年一直被質疑變差,更多次出現變色及死魚湧現情況,去年城門河更三度發現污染,情況令人關注。
去年12月,城門河近文化博物館同樣出現大片油污,並引致大批死魚「翻肚」飄浮,有白鷺更吃下未知有否被污染的死魚。同年10月,城門河沙田段對開一段城門河變成藍綠色,長約一公里,當時河水並無異味。而城門河火炭段去年五月,亦有渠口排出奶白色污水到城門河,把整條河道染成白色。
根據《水污染管制條例》,任何人士排放污水進入公用排水渠或水體即屬違法。初犯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0萬元及監禁六個月,再犯可最高罰款40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死魚飄浮城門河面。
有白鷺吃下疑受污染的死魚。
【環保組織:每分鐘56件塑膠沖出大海】
執法人員必須收集有效的污水樣本作為檢控的法理依據,惟非法排污行為往往在數分鐘內便完成,增加執法困難。
前年三月,環保署執法人員到小瀝源一間駕駛學院作重點巡查,發現該校有渾濁及帶有臭味的廢水排出,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及氨氮濃度分別超出法定排放上限,違反污水排放牌照規定。案件在粉嶺裁判法院定罪時被揭該校兩年內第三度定罪,三次違法共罰款3.6萬元。
該駕駛學院當時指排出廢水是普通商業污水,來自廁所、廚房等地,由於政府未有公共污水渠系統,該公司聘請承建商設計及建造一個中型污水處理缸,用以淨化污水,然後經雨水渠系統排出場外。惟該系統使用多年,效能下降,事後已委托承建商設計及興建新污水處理缸。
另外根據2018年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城門河放置縮時相機,再根據影像分析調查,推算在夏季無降雨的日子,城門河每日至少4.8萬件塑膠沖出吐露港,即平均每分鐘有56件塑膠沖出大海,反映河道塑膠污染嚴重。
奶綠色河水一直蔓延到大圍的河道。
我家焦點
沙田
民生
生活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