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偉業街/開源道迴旋處8月起改為十字路口,惟在首個工作日一度出現嚴重交通擠塞,網上出現不少討論,指改作十字路口是否真的比使用迴旋處好?
開源道迴旋處8 月底改作十字路口。
首個工作天大塞車
觀塘工業區在1960年代末起步發展,偉業街/開源道迴旋處已啟用,惟50多年後今天因配合政府推行「觀塘行動區」及觀塘碼頭重建,今年8月25日起改作十字路口,惟翌日首個工作天便引發嚴重交通擠塞。有駕駛者批評現場改道後擺放水馬等路面障礙物,加上交通燈時間調較不當而肇事,令人擔心9月開學後更混亂。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其後在網誌表示,留意該十字路口啟用情况,表示會調整交通燈時間,優化臨時交通安排,並確保觀塘碼頭巴士總站運作正常。現時本港有超過300個迴旋處,據研究顯示,迴旋處優點一般因為無交通燈號,車輛不用花時間停頓等燈號,加上車速較慢,減少「衝尾燈」及迎頭相撞事故。
運輸署網站指螺旋處仍「試驗中」。
譚炳輝指兩迴旋處並存易生混亂。
螺旋處20年仍「試行」
惟本港繁忙時間等駛入迴旋處前常現車龍,加上司機往往在駛入駛出時產生誤會,故此交通意外不時發生。運輸署2004年起推出新式螺旋形迴旋處試行計劃,當中將軍澳多達六個,今年3月大圍迴旋處亦改為螺旋處。與傳統迴旋處的「外線優先」不同,螺旋處的改動主要是,透過髹上適當行車線,令在螺旋處外線行駛車輛的司機更清楚,須先讓路給從內線離開螺旋處的車輛,藉此減少碰撞及意外。
雖然如此,螺旋處引入20年至今仍在「試驗」階段,署方回應指不會一刀切把傳統迴旋處都改成螺旋處。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譚錫輝向《我家》表示,螺旋處善用迴旋處內所有行車線,並可使駕駛者預早選定行車路線,而不是令駕駛者只用外圈。但由於迴旋處及螺旋處並存,易令熟悉兩者異同的駕駛者混淆,因此他希望能統一兩者。
新十字路口首工作日引發大塞車。
螺旋迴旋並存易混亂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亦認為,運輸署在次階段試驗將軍澳螺旋處時發現,交通情況有明顯改善,證明螺旋處比傳統迴旋處優勝,惟現時兩種條例並存令駕駛者混淆,因此他亦希望部門加快統一程序。
陳恒鑌冀部門盡快統一改用螺旋處。
【傳統迴旋處VS新式螺旋形迴旋處】
傳統迴旋處
例子
荃灣荃錦交匯處
馬鞍山西沙路恆輝街迴旋處
元朗博愛迴旋處
上水雞嶺迴旋處
使用規則異同
用右線駛入內圈
到出口前切回外圈後駛出
內圈車輛駛出前須先讓外圈車輛
新式螺旋形迴旋處
例子
油塘高超道與鯉魚門道螺旋處
大圍螺旋處
將軍澳寶邑路/環保大道螺旋處
屯門藍地交匯處
使用規則異同
用右線駛入內圈
沿內圈行車線駛出
外圈車輛須讓內圈車輛駛出
新舊入圈最大分別 在於行車優先權
本港的迴旋處分為傳統迴旋處同新式螺旋處兩種,螺旋處的各個外圈出口處均劃有間段分隔線,而傳統式則沒有,以區別內外圈車輛的優先權。
無論是新舊迴旋處,駛入時要向右望,駛出時則要望左,以防有車輛從左後方駛過,惟車輛駛經兩種迴旋處的行車優先權有所分別,因而令駕駛者感到混亂。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我家》指,已將螺旋形迴旋處作為兩線迴旋處標準設計之一。螺旋形迴旋處和傳統設計迴旋處並沒有太大分別,但螺旋形迴旋處對直徑較大的兩線迴旋處的內圈使用率有所幫助。
發言人又指,位於沙田區的學車路線,學生會使用傳統式迴旋處作練習及考試之用。在沙田區外考生亦可使用螺旋式迴旋處作實踐及考試之用,如位於高超道與鯉魚門道交界的迴旋處。
【市民點睇】
統一最好
朱先生(運輸業):
「成日見到有人响迴旋處唔讓而撞車,撞完都唔知誰對誰錯,統一為一種最好。」
安全至上
梁先生(白領):
「坐巴士多唔講都唔知迴旋處有兩種,對乘客嚟講係唔好塞車同撞車最緊要。」
交通
民生
生活
我家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