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炎夏時節,點解成日周身痕?中醫角度來看,夏季屬濕熱最重時節,人體易感受「暑濕」與「濕熱毒」。盧詠霖醫師提及,當濕邪困於肌膚,熱毒又鬱結體內,就很容易在皮膚上反映出來,如濕疹反覆發作、症狀加重,或是汗疹、熱疹、痱子頻頻出現。皮膚泛紅、起粒、刺癢難耐,不僅小朋友忍不住拼命抓癢,大人亦會因此難以入睡。
除了體質偏濕熱(容易出油、口乾口苦、大便黏膩)、脾胃虛弱濕氣重,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體內火氣旺者,也容易有皮膚痕癢困擾。小朋友、長者,以及經常進出冷氣房的人,同樣屬高風險群。
【防癢Tips9字】
少吃「發物」與辛辣煎炸食物
海鮮類如蝦、蟹、貝殼屬發物,易助濕生熱
辛辣煎炸如火鍋、炸雞會加重體內濕熱
建議多吃冬瓜、綠豆、苦瓜、赤小豆、薏米等清熱祛濕食材
歎冷氣勿開太冷房間通風乾爽
冷氣長開,易致皮膚乾燥、毛孔閉塞
室內濕氣重,易孳生黴菌、塵蟎,從而刺激皮膚過敏
建議冷氣溫度設定在25°C至27°C,搭配抽濕或開窗換氣
飲用祛濕清熱中藥茶飲
薏米茯苓茶:健脾化濕,改善濕疹體質
桑葉薄荷茶:清熱疏風,減少熱疹癢感
建議根據體質諮詢中醫師調配
我家博客
醫療
生活
陳洛志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