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同行基金創辦人 張媞
過去幾年新冠疫情的肆虐,令國際間有關建構「韌性城市」(Urban Resilience)的討論越來越多,中央政府也將其納入「打造新型城市」的方向之一。在香港,近年陸續有不同的商業機構、地區設計團隊、慈善團體等通過推廣「韌性城市」的社區營造,從社區出發想像建構韌性城市的可能性。
「韌性」指城市面對不確定的衝擊、自然災害、經濟衰退、公共衛生事件時的承受力,以及衝擊後重新達到平穩狀態所花費的時間。除了改善物理環境與工程技術對應環境方面的衝擊,達到減災(mitigation)的效果外,提高個人和群體的適應能力,自我維持、自我組織,亦是重要的方面。
受韌性城市概念啟發,有商業集團近年推出以可持續發展、社區設計及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軸的社區項目,探索用文創藝術作媒介,促進不同社群的共同參與。該集團今年在旗下商場建立「村莊」,與本地、日本、台灣的藝術家和創作團體經營攤位,舉辦舊物回收、修復重用、改衣等活動,推廣環保回收、修復社區關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這類蘊含新理念的商業活動確實能吸引年輕人參與,不過消費不等於參與社區討論。實際上,與社區發展側重幫扶弱勢社群不同,韌性社區、社群更重視全體成員之間的能力、資源共享;注重共同學習與經驗累積的過程,強調自發性,通過成員的參與,主導與社區有關的規劃,令資源的投放、服務的制定等不單單依賴社區的管理者。
其次,與社區發展理念聚焦於解決「社會問題」不同,韌性城市著眼於社區已有的資源和能力,在如何預防、降低風險、培養應對方式等方面投放較多心力,或啟發引導成員思考自身與社群、社區的關係,從而落手落腳參與。
在資源投放層面,由管理者主導將令公共開支持續增加,或不利於財政,因此本欄認為,本港已有良好的社區文化和參與意識,如果能在社區治理的理念中加入建構韌性城市的倡議,或更有助於我們整體考慮並評估資源的分配。
社區同行基金
我家時評
張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