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同行基金創辦人 張媞
在香港,「旅遊」的概念已經進化了,挖掘人文歷史、欣賞社區裡的藝術創作、在文創小店尋一本書一盞茶,社區的獨特魅力對年輕人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海港城三樓某咖啡店的「絕美玻璃門」;軍器廠街從天橋拍攝「紅磚三角建築」與電車同框;西營盤錯落的「山城與海」的市井生活......City walk(城市散步)的風靡,正是年輕人在用他們的方式告訴我們,不愛逛傳統景點,鍾情於探索電影取景地、社區隱藏打卡位,這些才是他們眼中的「無處不旅遊」。
近年常聽到旅遊界慨嘆面對轉型「不是講一句就做到」,業界人手不足等限制。筆者認為,這源自於我們對旅遊的概念和想象跟不上遊客步伐的變化。筆者近期受邀參加台灣社區營造30年論壇,期間當地里長和在地藝術家為我們舉行高雄市梓官區的赤崁、赤西社區的社區導賞。這裡曾是熱鬧的貿易港口,後來歷經變遷,逐漸式微。近年,在返鄉青年和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傳統漁村變身為觀光漁港及漁市場,由於健全了拍賣制度,也吸引了鄰近地區漁船到此卸貨交易,這裡還是烏魚子的重要產地。
人潮來了,社區人還想人們留在社區久一點,於是通過一系列的社區營造,打造了不少「秘密」景點,吸引島內外遊客一探究竟。比如發掘村內保存最完整的百年古井和古宅,發動全村居民合力將當地螺絲廠淘汰的廢品變成飛舞的蝴蝶和蜻蜓。他們還舉辦沙灘音樂祭,不請名人,而是找藝術團體和社區內的成員一起表演,竟也吸引了6000多人到場狂歡。
為了讓這些人了解社區多一點,他們又舉辦展覽,講漁村的歷史......這裡成了高雄小有名氣的社區。
沒有文化的內涵,就只是旅遊;有了對文化的想像,才能謂之「文旅」。在台灣、韓國、日本等地,社區營造在塑造人們對社區文化想像方面已屢建奇功,讓社區成功聚集到人氣。香港的城市與社區融合在一起,本來就得天獨厚,要搞好旅遊,不妨先想想文化。
社區同行基金
我家時評
張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