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將所有塑膠塞入回收箱就一了百了?咁就大錯特錯!其實,能夠放入回收箱的膠樽,只佔少數。諸如膠袋、樽蓋、膠桶、拖鞋、膠餐具、包裝膠盒都不能胡亂放入回收箱。這次就跟各位講解一下「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認識甚麼塑膠是可以、甚麼是不可以放入三色回收箱的「啡膠樽」的筒內!
我們平日使用的塑膠製品上,多數會有個循環箭頭的三角形,而且中間有數字、下面可能還有英文字母,它就是「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顧名思義,這個標誌就是讓人分辨該塑膠的構成材料,以方便回收。
塑膠分7類,而政府設於路邊的三色回收箱,現時只接收樽型塑膠,大多為1號、2號、5號和6號塑膠。
大家回收前確認好分類,就要做好回收膠樽「三部曲」,這兩類塑膠都可以被放入大部分回收箱。至於下述的3號至7號塑膠,由於目前路邊的三色回收箱並不會處理這些非樽型塑膠,所以只可以帶到指定地點回收。
認住7大塑膠分類
包含一般的飲品膠樽、食用油樽、膠杯等,通常為透明硬身的容器,樽底有一大凹入的圓點。
常用於個人護理用品的膠樽、洗潔精、洗衣液樽等,通常為實色硬身的容器,一般樽底中間及樽身有一條橫接口。
多製成工業用捆箱膜、雞蛋盒、調味罐、水管、書包和雨褸等。必須注意的是,此類別基本上不能回收,因為加熱以後會釋出毒物!
常見有紙巾袋、背心膠袋、「啪啪紙」和透明膠袋,帶有延伸及彈性。
豆漿樽、透明或半透明餐盒、樽蓋、飲管、即棄餐具等,耐熱度較高(一般超過120℃)的容器。PP容器對摺後有明顯白痕,有回彈性,PP袋撕開後裂口清晰。
益力多樽、餐具和杯麵碗等。容易斷裂,敲擊或掉落時聲音清脆。常見的發泡膠容器雖然同屬於這分類,但因為製作方式不同,回收需要分開處理。
不屬於前述6類材質的塑膠容器如製作嬰兒奶瓶、運動水壺、水杯等的聚碳酸酯(PC),以及餐飲店的冷飲杯、冰品杯、沙拉盒等的聚乳酸(PLA),都歸屬於此類。另外,常見的鐳射唱片亦是。
其他塑膠回收點
分類好的乾淨塑膠可以交到民間自發的「不是垃圾站」,或是環保署轄下的8個「綠在區區」回收站以及22個「回收便利點」。當中發泡膠及生果網,也可以送到「迷失的寶藏」。但要記得:不可以將非樽型的塑膠放入政府的三色回收箱!
不是垃圾站
迷失的寶藏
綠在區區
生活
無綠不歡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