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日有逾300噸玻璃被棄置,當中只有約2%經回收處理,長埋堆填區的玻璃樽每日超過100萬個,而一個玻璃樽需時100萬年才能分解。有見及此,有本地建築師籌辦回收玻璃藝術展,以再生玻璃創作藝術裝置,啟發大眾思考廢料的未來。
結合建築設計 延續材料生命
目前,香港只有少數廢棄玻璃被回收,通常被壓碎成製作英泥的材料,回收率偏低。慈濟環保願行館聯同本地建築師團隊,冀大眾關注和探索玻璃回收的可行性,故舉辦「透視未來」(Glaze into Future)藝術展,展出由本地回收玻璃廢料打造的環保藝術裝置作品。展覽由3位本地建築師黃鋈暉、陳俊宇及葉希芃負責創作和設計,以建築美感的設計,為玻璃廢料延長生命週期。
衍生物污染環境 提醒大眾勿忽視
色彩繽紛的「樽蓋塑膠雨」,則以超過700個經慈濟回收站收集所得的舊樽蓋製成。透過壯觀的樽蓋雨,提醒大眾玻璃樽的使用除了產生玻璃廢料外,同時亦會製造衍生廢物,例如招紙、鋁樽蓋,膠蓋等。沒處理好的塑膠廢料,倘若進入大自然的水循環,使雨水中含有塑膠微粒,將構成環境災害。
八米長玻璃飛浪 折射彩光夠夢幻
最大型的展品「回收玻璃飛浪」是延綿8米長的飛浪設計裝置,所用材料均是「再回收」,被升級改造的「玻璃磚」,最先用作建造於商場展出的藝術裝置,在去年又給變裝成為聖誕市集裡的聖誕樹。今次再將玻璃磚加以變奏,灌注第四生命,亦巧妙運用窗前的光線,在陽光七彩折射下仿如置身燈光幻影,適合參觀者一同「打卡」。
至於伸延部分,則成為可用的桌面,讓大眾可多角度近距離欣賞透視玻璃磚和裡面的玻璃顆粒。為展現永續設計概念,裝置以組裝式結構支撐,展覽後可分拆成為5件獨立的傢俬和園藝掛架。
參加回收工作坊 DIY砂畫拎回家
懸掛於展覽館入口窗前的「玻璃砂畫」,向大眾呈現不一樣的玻璃質感,混合光線折射更構成獨特的藝術光影。玻璃經壓碎後變成像砂一般幼細的顆粒,再將不同顏色的玻璃砂砌成畫作。策展團隊藉以向大眾分享回收玻璃的可塑性,示範將廢物變成藝術品。
同場指定時間亦會舉辦工作坊,讓公眾一起發揮創意以玻璃砂製作砂畫,製成品更將於展覽中共同展出。
「透視未來」回收玻璃藝術展
日期:即日至4月30日(逢星期二及公眾假期休館)
時間:10:00-12:30及13:30-17:00
門票:免費
地點:大圍車公廟路5號
慈濟環保願行館賽馬會共創空間
生活
學習
無綠不歡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