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屯門的一家小茶室,一打開門,木架上形形式式的茶餅和茶具映入眼簾,隨之陣陣茶香與花香撲鼻而來。茶作為「開門七件事」之一,有其悠久傳統,中華民族用之養生已有數千年。茶藝師Vivian希望憑藉自己的一點力量,除了傳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亦教導學生認識真正「茶的味道」。
憶述當初學茶的原因,Vivian笑言:「因為先生說他愛喝茶,提議我去學茶泡給他喝,就是這樣給他『騙』了!」話雖如此,茶藝對Vivian性格氣質和身體健康帶來變化,才是讓她願意一直堅持的主因。
Vivian:茶藝有助修心養性,學習放慢腳步。
希望人們懂得分辨出好茶。
「我是重慶人,性格比較風風火火;加上過去工作忙碌、應酬較多,影響腸胃和睡眠質素。」Vivian稱透過茶藝沖泡的過程,讓她學習放慢腳步,浮躁的心漸漸沉澱下來。「泡茶不可以著急,由煮水到奉茶也必須一道道程序緩緩而行,有條不紊,等待合適的水溫才開始沖泡。」後來,Vivian將茶藝變成職業,與丈夫一起經營小茶室。
在訪問當日現場所見,Vivian的小兒子得媽媽真傳,喜愛喝茶,還有自己專屬的兒童茶具。Vivian希望從自己的家庭開始,傳承源遠流長的茶藝文化。
「中國的茶歷史悠久、種類成千上萬,高品質的茶除了講求儲存,亦講求原料和製作,必須綜合去評鑒。教學的初衷和目的,是希望人們懂得分辨如何是好茶,而不是人云亦云。」現代社會追求速度,衍生出不同的製茶工藝,Vivian認為傳統習茶者需不停的進步,才能懂得分辨真偽。
Vivian兒子沖起茶來有板有眼。
中國的茶歷史悠久、種類成千上萬。
茶枱上看到人生百態。
茶室左方的實木茶枱,除了是Vivian工作的空間,也是她的小天地。「在茶枱上,我們除了可以認識茶葉本身,客人或是茶友亦會分享自己的見聞,讓我可以看見人生的百態。」Vivian形容茶藝師的工作,令她可以認識到不同領域的事物,普通至日常生活、高深至禪道佛學,這些成長是以前工作得不到的。
浸淫在茶香世界當中,Vivian表示自己最喜歡普洱生茶的味道。「因為普洱生茶變化多,採摘自不同的山頭,亦會呈現不同的滋味,愈喝就愈讓你想嘗試不同的款式。」普洱生茶的茶湯呈琥珀黃色,香味清醇,滋味回甘。
一家三口齊品茶,樂也融融。
【循序漸進忌浮躁 人品好茶品自然好】
Vivian緊記師傅教導「做茶就如做人」,學做茶首先要學會做人。必須品格端正,為人正直,在質量上要有保證,一步一步把茶葉做好,將茶文化好好傳承。
身為茶藝師,Vivian強調衣裝需以整潔大方為好,切忌濃妝艷抹,大膽暴露。同時也要注意適時保養雙手,隨時保持清潔、乾淨。因應茶的本性恬淡平和,茶藝師要跟環境、茶具相匹配,細微之處盡見匠心。
高品質的茶,儲存一環是關鍵。
至於沖茶的過程,Vivian提出暫時停止訪談,因為從放置茶葉開始,到沖茶、泡茶、等待的每個步驟,茶藝師亦會專注於沖泡的藝術上,也是對眼前一壺好茶的尊重。
沖泡過程一絲不苟。
新界人家
文化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