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退休老師 桃李滿門搞陶寶

 2021-10-21
(沙田)退休老師 桃李滿門搞陶寶

「Oh, my love, my darling」,情侶埋首藝術繼而相擁於拉胚機前,是大眾對陶瓷製作的「想當然」畫面。現實未必如此浪漫,卻依然教人著迷,因陶瓷出品,包含大量的失敗和成功、計算,成爐一刻帶來驚喜。位於沙田火炭的藝舍,是專業工作間,亦有中學視覺藝術室風格,可供愛好者安全創作分享成果。

藝舍創辦人賴志剛(Alan)初中時受美術老師啟發,對美術產生興趣,埋下日後傳授美術的種子:「因為我鍾意呢樣嘢,想將呢樣興趣造福小朋友。」為引導新一代進入色彩豐富的美術世界,Alan完成教育學院的美術高級師資課程,畢業後在本地知名大學展開教學工作。


Alan:「我想以陶藝造福小朋友。」




名為「共舞」的男女木雕。


學海無涯,Alan依然不時進修:「身為老師,乜都要識吓,起碼知乜嘢啱學生。」他半工讀進修陶藝夜班,畢業後獲邀教授陶藝配釉技巧,又遠赴英國、東洋等地交流。直至14年前,退下全職教師工作,開設藝舍創作室。


Alan 擅長陶器的平衡設計。


專心留意過程變化

Alan感嘆:「喺學校教書可傳藝俾學生,但冇咁多時間做創作,有啲失落。」從事美術教育工作逾40年,平面設計、板畫、木雕、手作,到攝影,甚至數碼繪畫都難不到他,卻醉心陶藝:「陶藝唔似攝影咁易俾科技影響,出現後期製作盛行嘅風氣,反而有好多可能性發揮。」於是,他在藝舍全情投入陶藝、雕塑創作。

「陶瓷要燒過先叫成品,但中間會因為開窰門、急冷急熱,甚至幾日後因為結構出錯,收縮過程因冷縮熱脹而爆開。」陶泥可塑性高,除了平面,還可立體:「學習陶泥需要觸覺、視覺、感覺,對手、眼同空間協調好有幫助。」陶藝製作繁複,需要製作者專心留意過程間的變化,再透過塑形製作出理想形態,有助培養製作者的審美及藝術素養。


上釉後再燒,有機會因溫度差異與原設計不同。


心無旁騖心靈沉澱

看著陳列櫃上的作品,Alan表示陶藝創作也是減壓途徑,笑言:「有學生喺度十幾年,本身已經是大學教授,但每次上嚟都只係造一個造型,叫佢試下整其他都話冇興趣。」心無旁騖,不但可造出理想作品,心靈也得到沉澱。「有時候可以將心入面嘅負面情緒投放到陶泥入面,變相係抒發情緒嘅一種方式。」


牆上的配釉組合,擁有極多可能性。


【藝術有團火推廣有團夥】

Alan喜見本地陶藝工作室漸多。「開始多番人搞,陶室都開到大約十幾間,亦多咗人教陶藝班」,可見行業再次復甦,得以發展。

此外,Alan亦是火炭藝術圈子中活躍成員。他們每年舉辦《火炭工作室開放日》,是以視覺藝術為主,由區內藝術家主導的社區活動。活動最初由中大藝術系師生發起,首先在2001年起對外開放予圈內人士交流,其後亦開放予公眾參觀,希望將藝術浪潮推展至區內區外,同時促進藝術家交流。



藝舍內的陳設均捐贈自部分中學校舍。



Alan 自行設計的柴窰,外形可愛又可承受高溫。



新界人家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