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自上月起爆發第五波疫情,早前更有中港司機確診,導致內地蔬菜供港菜價上漲。超市菜架被搶購一空,有街市菜價更一度升至過百元一斤,市民要捱貴菜,但未必人人負擔得到。沙田婦女會綠庭園環保農莊去年11月起,邀請小朋友參與耕種,並將部份收成成果送贈區內的長者及有需要家庭,疫境中發揮關愛互助精神。
沙田區在發展成新市鎮之前,原是片片農地,短短幾十年間,千百戶人家在沙田落地生根,卻遺忘了在這個城市中,仍有不少綠地。沙田婦女會副行政總監Karen認為農莊能夠讓人回顧歷史,體驗從前人家賴以維生的務農生活。「農耕的意義在於現代,更多的是讓城市人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自然風、感受太陽直曬、汗滴入土的經驗,緩解都市人急速的生活壓力。」
Karen:「小朋友鍛練身體,體會收成快樂。」
佢哋唔怕濕身淋水,
落田一日依然精力充沛!
農莊自去年11月起舉辦「Teen農八步」親子耕作活動,結合環保耕種、自然科學與義工教育,邀請6至12歲小朋友參與大自然耕作,從種子育苗開始耕種出蔬菜產物,「小朋友透過翻土、澆水、施肥、除草的工作,鍛練身體之餘,也能經歷植物的生長週期,體會收成的快樂。」
活動之前,Karen以為小朋友會抗拒親近農田,但結果出乎意料:「我以為小朋友唔敢掘泥土,會怕辛苦、怕陽光曬,又以為佢哋會『威嘩』鬼叫,結果大家都好投入,即使成身汗,佢哋唔怕濕身淋水,落田一日依然精力充沛!」
巧謙的外公從前是農夫。
不怕艱辛,用雙手護苗。
有小朋友話紅菜頭係紫色蘿蔔
「我公公以前耕作的,我想體驗一下公公的農夫生活!」一名參與活動的小男孩巧謙笑說。Karen認為,現今青少年物質資源豐厚,而食物、水源信手拈來,遙距學習、電子作業多不勝數,而耕作活動正正帶領孩子反璞歸真,身體力行落田耕種,讓學生明白一切資源並非必然,背後有許多默默耕耘的人。
Karen還補充說,城市長大的小朋友很少接觸食物的原狀,所以過程引發不少樂趣:「有小朋友話紅菜頭係紫色蘿蔔,又有小朋友唔知道小棠菜係咩樣。」有一事無可避免,就是小朋友害怕昆蟲,每次到了這時候,Karen就溫柔告訴孩子說:「見到蟲蟲、蝴蝶都不用怕,這些土壤是牠們的家。」她亦希望藉著親切的農耕教育,提高下一代對於大自然保護的意識。
Karen 落手落腳與小朋友同享耕作樂。
將收成分享給基層家庭享用。
Teen農八步有成果
幫主長老笑呵呵
在這個「疫」境菜價突然飆升,大家都擔心如何搶購蔬菜的時候,綠庭園環保農莊的農友無私奉獻將自己農田的收成轉送給社區有需要的人士,當中包括轉贈給沙田區懷愛會兒童之家小朋友享用,讓他們在疫境下也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至於「Teen農八步」的小朋友學員,同樣於農曆新年期間,收割耕作成果,然後自行送給區內鄰居及長者,Karen期盼能夠培養小朋友對社區的關懷。
親身體驗收割成果。
手拿成果深感滿足。
新界人家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