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輋邨、瀝源邨,以一條天橋為主軸,沒有很明顯的界線,這就是他的家。30多年都是在這兩條邨內生活,以前,街坊們就算叫不出他的名字,都會講得出「啊邊個嗰仔」;投身地區工作之後,大家終於知道這個熟口熟面、日見夜見的後生仔,原來叫黃宇翰,Michael。
對黃宇翰而言,這個「家」的概念要再大一點,在禾輋長大,在瀝源讀書,兩條邨,基本上讀書、生活、工作都是在這片區域。與街坊之間的感情,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也不是因為他敲了多少人的門去介紹自己,而是他就是這裡的一份子。
區議會也是一個大家庭,一齊建設沙田這個家。
「投身地區工作後,更發現這個街坊是我的同學,這個街坊是低兩級的師弟,每次搞活動,感覺都好似聚舊一樣。」
講起地區工作,不少人都有一個印象,就是要爭取更多資源才可以做更多服務,但黃宇翰認為,提供服務者一方面可以爭取資源,但更重要的是創造更多資源,才能生生不息持續經營。「長貧難顧,如果能以社企的形式去經營地區服務,在持續性、靈活性、積極性方面可以更貼合社區的需求,提供幫助的人和受惠者不是二分法的標籤,每一個都可以參與提供幫助、提供服務,這樣才可以推動整個社區發展」。
大學期間,他曾經營兩間非牟利機構,一個是環保的,主要是回收物品再轉贈有需要的人士,一個是教育的,畢業後就希望項目可以持續營運下去,將非牟利機構的工作與社會、生活結合,於是就踏上地區工作的路。
生態系統、環境保護,這些字眼是否離我們好遠?環保專業碩士畢業的黃宇翰,經常與業界朋友探討,不僅是要推廣環保的理念、意識,而是將環保融入生活。「其實環保、循環再做再用,未必一定需要很多大體積的機器或昂貴的器材,好似政府宣傳廚餘機,我就覺得不實際,香港的居住環境狹窄,試問誰可以在家裡先分幾個類別,再放入機器處理?始終都要夠貼地,所以我們正努力與屋苑合作推廣回收系統,用社區的力量去推動。」
行山時除了行山外,還可以在過程中修葺樹木。
談起自己對這個「家」的感情,黃宇翰毫不諱言地談起近期社會事件的感受:大家都在這裡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一木一磚都很有感情,從來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見到馬路的欄桿被拆掉、紅綠燈被拆掉、滿地都是垃圾,「好好的一個家突然變成廢墟般的地方,見到個社區咁樣真係好肉痛」。
一班街坊,從建邨開始就搬入來,看著男男女女成家立室,小朋友逐漸長大,也看著彼此慢慢變老,無論世事變遷,回到邨內那一刻,就是,回家。
看到邨內小朋友逐漸長大,黃宇翰直言感覺奇妙。
【毅力之行目標清晰 永不放棄】
路,是人行出來的。行山,是黃宇翰最喜歡的一項運動,「上到山一刻,完全投入自然的懷抱,即使是同一條路線,沿途風光、挑戰每次都不一樣,我們每天的生活、工作也是如此,但只要目標清晰,總會行到終點。」
2012年,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黃宇翰第一次參加毅行者。「平時操山每次都6至8小時,而比賽更要行30小時,既是耐力、毅力在體力上的磨練,也是團隊合作、心理狀態及精神上的歷練。」直到現在,黃宇翰依然堅持,與一班戰友一齊走下去。
黃宇翰認清目標就永不放棄,就跟他參加毅行者一樣。
新界人家
沙田
專訪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