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校園「中國文化日」 教學童穿越古今

 2022-09-22
(沙田)校園「中國文化日」 教學童穿越古今

在一個平日的上午,沙田禾輋邨突然出現一班「穿越時空的小朋友」,原來是邨內的天主教聖華學校舉行「中國文化日」,校長吳潔蘭希望透過穿越古今,讓學生體驗中華文化。「不少師生都經過悉心打扮,穿起中國傳統服飾回校。全校上下一片喜氣洋洋,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着燦爛的笑容,一掃疫情下的陰霾!」


吳校長:「體驗過程才是真學習!」


隨著富有中國色彩的音樂響徹禮堂,一位以臉譜遮面、身穿紅色大袍的「變臉大師」佐藤登場,為當天的活動拉開序幕。各式各樣的攤位活動散布於校園,例如「投壺大挑戰」、「陀螺轉轉轉」、「毽子高手」、「抓子擒拿手」、「活字印刷」等。

不同活動,加深學生對傳統遊戲、習俗、工藝等的認識。

吳校長表示:「體驗過程才是真學習!所以我們藉著不同活動,加深學生對傳統遊戲、習俗、工藝等的認識;亦希望透過不同課外活動,為同學帶來愉快的童年!」

芸芸眾多攤位之中,吳校長稱「活字印刷」攤位最受同學歡迎。「同學透過活字印刷,體驗選字、排版、上墨、鋪紙、印刷、裝裱等工序,感受古老印刷術的有趣之處。」事實上,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不少貢獻,更曾被西方學者形容為「世界文明之母」;惟隨科技發達,活字印刷術自90年代開始式微。


學生古裝打扮,維妙維俏。


一個表演,充分體現正向文化植根在學生心中。

除了同學的滿滿笑聲,讓吳校長印象最深的其中一個片段,莫過於雜耍表演。「正當同學們沉浸在扯鈴演出時,表演者一時失手,鈴掉到地上。此時,台下紛紛傳來一陣陣『加油!加油!』的打氣聲。」吳校長說,正是同學們的鼓勵,表演者臉露笑容,隨即把鈴撿起來,再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的扯鈴表演。「沒想到一個表演,卻充分體現我校學生的正向文化,已植根在他們的心中。」


男生手持《莫生氣》摺扇,惟大家表現仍是「『生氣』蓬勃」!


台中間有「三手」:轉碟的左手、右手,及她是雜耍高手。


【校園自然角 孩童認識魚菜共生】

在各式各樣的攤位以外,聖華校園的一角,亦見一個非常有趣的小地方---「小花綠游園」。據吳校長介紹,自2019年設立後,小花綠游園一直透過魚菜共生的生態系統,以純天然方法飼養各種魚類,至今已種出多種香草及食用植物,例如金不換、秋葵、通菜和沙律菜等;魚池則分別飼養了觀賞魚及食用魚。


在校園裡,自己的魚自己養,沒有魚是沒人養。


身邊有FOOD ANGEL,合照就有「GOOD ANGLE」。


吳校長指出:「希望學生透過在綠游園的實地學習,能更佳地了解植物和魚類的特性及地球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她又表示,學校更帶領學生轉贈其所飼養的一批羅非魚予「惜食堂」,希望透過此活動,強化學生感恩之心,讓他們明白「取之社會,饋予社會」的精神。

小花綠游園內,不但有富中式園林風格的壁畫,更設有獨特外觀的盆景。與其說是一所小學的自然角,似乎形容為一個迷你庭園還更貼切。



孩童領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新界人家

沙田

民生

文化

專訪

生活

學習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