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步伐加快,建造業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並承載著三行工人在港掙扎求存的經歷,以至從老師傅手中傳承下來的技藝。儘管現時香港的金融行業發達,三行仍然養活不少社會基層,編織出一個又一個代表著香港家庭的成長故事。
香港仔工業學校二隊成三料冠軍。
//岑厚德:「我們也要把這些工藝、技術、新科技帶給下一代,將這份承傳延續!」//
「三行」是泥水、木工和油漆三個行業的統稱,其歷史來源可追溯至中國春秋時期的著名工匠魯班。「魯班有『百匠之師』的稱號,曾經發明許多工具,又制定不少建造法則,是建造行業的先師。」香港建造業商會副義務司庫岑厚德解釋。在日常生活中,例如雲梯、石磨、曲尺等等,都是出自魯班之手;「榫卯」結構更是影響中國建築的重要發明。
岑厚德形容,魯班是一位發明家,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他把技術傳承下來,我們也要把這些工藝、技術、新科技帶給下一代,將這份承傳延續!」技術之外,在香港至今代代相傳的,還有每年農曆六月十三日的「魯班先師誕」,無論正在學師的青少年、現職工人、建造業老闆,還是已經退下工作崗位的長輩,都會前來拜祭。
青少年承傳魯班精神。
//岑厚德:「希望可以有更多新血加入我們的行業。」//
今年7月,香港建造商會舉行首屆魯班節,這天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舉行的「中學基建模型創作比賽」就是慶祝活動之一。參賽學生利用大會提供的木條及膠水,自行創作並製作橋樑模型。「希望可以有更多新血加入我們的行業,應該在他們讀中學時候就培養這方面的興趣,讓他們了解建築行業的工作。」岑厚德說。
岑厚德期待建造業有更多新血。
三料冠軍作品參考古代拱橋
面前這四個少年,是來自香港仔工業學校二隊,亦是今次比賽的「三料冠軍」,同步獲得「最高荷載獎」、「最佳承托效益獎」及「最佳外觀獎」。隊員張泓霆表示,團體參考了中國古代拱形橋的做法,把大多數卸力點集中於橋的兩旁,外型極似最新落成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他直說:「用木條整拱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們最終用蒸汽的方式,花了3至4小時才能把木條變成得軟身。」經過今次比賽後,四位成員也加深了對「設計與應用科技科」的喜愛。
有付出就有收獲,四個少年出好「橋」夠奪目。
【研究案例認識歷史 女團感嘆古人厲害】
傳統以來,涉及較多體力勞動的三行工作以男性為主導,不過近年有愈來愈多女性加入這個行業。在比賽當中,我們見到這個畫面——來自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的九人團隊,其中有八位隊員皆是女生!
女參賽者優勢在於細心
隊員彭納姍相信,女生的細心及對於細節的執著,是她們作為女生參賽者的優勢。「例如,我們考慮到在橋樑的接駁位加一些支撐,所以看到我們的成品有很多三角形或直條……」她介紹說。
彭納姍指出,為了今次這個比賽,團體賽前花了兩至三周時間準備,不斷在學校研究過往的案例。她感嘆說:「在古代的時候,沒有過往的案例去證明這個結構是有效、是可行的,只能夠一直試、一直試……現今世代就可以透過科技、利用軟件幫助計算結構的承重量,所以我覺得古人真的很厲害!」
教師會李興貴中學一隊,作品藏有「黃金三角」。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學習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