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社區園圃 長者自信此中尋

 2019-12-06
(沙田)社區園圃 長者自信此中尋

在香港這片石屎森林裡,自家種植是奢侈。一位堅守環保信念的年青人,卻一腳踢打理位於亞公角漁民新村的社區農圃「綠庭園」,為200多位農友建立城市小綠洲,努力建立社區後花園。


子女一般都不想老人家太辛苦,而不讓老人家做些事,但其實他們需要被認同價值。


城市農夫Hermen:俾啲嘢佢哋做先開心!

現年40歲的王康文(Hermen),約十年前修畢環境保育相關課程後,機緣巧合下當上大水坑綠庭園環保農莊主任。農莊由沙田婦女會推動成立,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資助,將政府空置官地分割成三百幅小農地,租予市民,實行環保有機耕作。Hermen憶述:「2016年時政府收地,所以舊有位於大水坑的農莊結業,但一眾農友不捨得失去耕作空間,因此當時極力爭取到在現時亞公角的空地重建。」

Hermen感嘆回憶起重建過程經歷風霜,因為當興建工程差不多完成時,遇上超強颱風「山竹」,原本準備完工的農莊,被風吹襲成滿目瘡痍。他形容:「感覺好像懷胎足足兩年的嬰兒,突然要留院觀察,還好嬰兒終於在2018年年尾順利出生了。」由於資源短缺問題,Hermen要一腳踢管理農莊,包括農務、租務、衛生以及推廣教育都全部靠他一人承擔,但幸好有一班熱心長者義工,不辭勞苦每日幫助他處理農莊運作。


收地後Hermen 爭取農莊重建,約一年前正式開業。


農莊超過一半農友是退休人士,Hermen認為:「老人家退休了,他們會覺得無所事事,然後得貶低自我價值。正正因為停止了工作賺錢,在家裡子女一般都不想老人家太辛苦,而不讓老人家做些事,但其實他們需要被認同價值。」Hermen進一步具體形容:「要俾啲嘢佢哋做先開心!」


Hermen 讓長者義工們幫忙打理園圃。


「在這裡耕作的長者,我都會主動給他們任務。」

事實上,訪問期間有三位義工婆婆,Hermen都會「吩咐」他們幫忙一些小事,例如煲水、排椅子和清潔用品等。一般人都先入為主認為老人家是「被照顧者」,但在綠庭園這裡,長者義工們都從完成小事中,展現自信的微笑。義工吳太正正是舊農友,從大水坑農莊一直租用園圃到現在,她堅持每日來農莊幹活,她語重心長道:「我沒什麼嗜好,唯有耕作能夠提起我外出的興趣。當家人吃到我花心機種植的菜,我就最快樂了!」記者臨走時,吳太更活潑地笑說:「過一陣子,要打邊爐,來找我拿些茼蒿菜,很美味!」


最近園圃盛產洛神花,Hermen 用作製成果醬。



【小農夫體驗 學懂珍惜食物】

香港的孩子們生活在大城市,買的都是保鮮包裝的食物,Hermen直言:「來參觀的小朋友,許多都驚訝原來種植是從地下農田而來。他們都誤以為,所有水果從樹上掉下來的,我不禁笑了。」被問到香港最值得關注的環保問題,Hermen肯定地說是廚餘問題,因此作為城市農夫,Hermen肩負起推廣環境保育的概念,在亞公角的小農莊裡,設置了教室,不定期邀請學生與家長來體驗耕種,並教導他們用農作物煮食,不留一點殘餘,宣揚珍惜食物。他強調社區園圃擔任著一個重要的教育作用。


農莊開放日讓孩子體驗大自然。



新界人家

沙田

專訪

生活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