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一向備受社會關注,根據教育局提供數據顯示,在2023/24學年的公營普通學校共有64,220名SEN學童,當中小學生佔31,030名,中學生則佔33,190名,是不能忽視的一群。有見SEN兒童及青年對才藝活動的需求日增,協康會在元朗設立「星籽才藝學校」,希望發掘他們的潛能和專長。
讓SEN學童發展才藝潛能,在日常的人生中發光發亮! —陳綺華
「希望能透過培育SEN學童,讓他們發展才藝潛能,在日常的人生中,能夠更加發光發亮!」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介紹說,「星籽」才藝學校位於元朗宏業南街,陳綺華指選擇在元朗區「落地」的原因是,知道有很多有特殊發展需要的家庭住在該區,這些家庭以往需要花比較長時間到九龍區,才可以接受協康會的服務。
陳綺華又提到這間學校的創辦理念:「看到原來SEN學童本身擁有很多潛質,包括運動、藝術、舞蹈等,所以我們希望培育他們在才藝上的潛能。」
才藝學校選址元朗宏業南街。
興趣班教練的多重身分
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童類別,不止有智力障礙,而是詳細分為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譜系障礙、聽力障礙、精神疾病、肢體傷殘、特殊學習障礙、言語障礙、智力障礙、視覺障礙等九類,因此家長們很難在坊間找到適合他們的興趣班。陳綺華指「星籽才藝學校」是「不一樣」的興趣班,會嚴格挑選各個興趣班的教練。她舉例,教導空手道班的葉Sir本身是心理輔導學家;也有一些教練自身也有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所以他們都很明白特殊發展障礙小朋友的需要:「當中需要有無限的耐性與耐心,或一些特別的技巧。」
空手道教練葉Sir即場示範。
//那位家長說她從來沒有想過,女兒可以在台上表演,而且很好看。//
問到是否有特別難忘的學生,陳綺華指曾有身形稍胖的女生參加滾軸溜冰興趣班,起初以為身形會阻礙她做一些高難度動作,後來發現這名女生動作協調很好,參加一些比賽也能獲獎;而另一個印象深刻的學生,是一個發展遲緩的女學生,有一日她要做公開表演,但由於她的感官相當敏感,現場的音樂、聲音等讓她非常不適應,因此沒有完成綵排。
陳綺華指故事的最後,該名女學生竟克服了現場氣氛,也成功在台上表演,她的媽媽也因此而感動得哭了:「那位家長說她從來沒有想過,女兒可以在台上表演,而且很好看,女兒也很投入。」
充足熱身以好好發揮。
【調節自己 互相體諒】
陳綺華表示,學校除了教會學生擁有專項的興趣和培育外,也很著重小朋友在整個過程中如何建立自信心。她舉例,學校中大部分教職員都是社工或特殊教育老師,常常在課堂的尾段,做一些總結或帶領學生反省課堂上有沒有經歷「特別情況」,希望學生之間互相體諒,從而去調節自己去和別人合作:「我們每隔一個時間,就會和家長去做一些分享的總結,不是純粹一個普通的興趣班!」
團體合作,有助建立自信心。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運動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