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男孩,衝出新界「神科」畢業,竟然放棄四萬蚊筍工?依家嘅佢每日遊走大馬路,經過輕鐵軌道,帶著筆記闖蕩以實踐教育夢,盼十年後的自己活得比只為賺錢更有意義。
有誰的人生是一條直路?有點曲折,走得迂迴屬平常事。
高材生棄ibank轉任老師
26歲的林栢勤(Spencer)自小住元朗大馬路附近,在當區的鄉村學校渡過中小學生涯,他回顧少年時:「元朗的校園生活很純樸,放學同同學仔掃街邊小食,開開心心又過一日。」
林栢勤人如其名,勤奮就是他的個性,還有不甘示弱的上進心,「當時我出去港九參加學界比賽,對手是名校生,擺出高姿態,雖然我禮貌示好,他們似乎不屑與我們這班『新界仔』打交道,於是我有力爭上游的心,要證明鄉村學校出來都可以很強。」
Spencer是第一屆DSE考生,他坦言當時的壓力很大,出身基層在蝸居裡日夜苦讀,事實證明努力終會有成果,入讀香港大學心理學系。他以一級榮譽畢業,大學時多個學期GPA「爆4」,曾獲11份獎學金,畢業以後順利入投資銀行當管理培訓生。
初出茅廬的Spencer能月入四萬,是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子,卻感嚴重失落,「別人笑我是『表哥』,每天在做Excel報表、填表,每日整20個表,表格入面甚至再整多一個表,要不就是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試過老闆要我利用客人的情婦消息來換取生意。」於是他去年毅然放棄大好前途,回歸到中學的兼職工作,轉做補習老師。
DSE 開考前,Spencer 鼓勵學生。
「我覺得一直做銀行,一粒螺絲捱到十年又如何?只剩下錢。」
「一開始真的有點徬徨,突然沒有了數萬元的收入。銀行福利很不錯,買樓又可享低息優惠,每年有超過1萬元醫生費,但這令我更有破釜沉舟的決心。」Spencer自認並非聰明的學生,只是勤力搭救,因此會以同理心教導學生,不知不覺間,在教學中運用了心理學理論,「我記性唔好,我會用心理學上的五感記憶,例如難記的生詞,會搣自己一下,或者用香味去記住。」
「今年經歷的是短暫的,但學識跟著你一生,我們一齊多謝轉變!」
【難忘中學老師關愛 元朗仔延續下去】
Spencer深刻記得當時中學的中文老師會為同學們送上考試心意卡,還會義不容辭放學幫自己補課。Spencer到現在還會和老師聯繫,他認為師生關係實在難得,並且是一個寫照,提醒自己要成為有愛心的老師。
香港大半年來屬多事之秋,Spencer坦言自己的補習生意大受影響,但他更著緊DSE考生的學習進度。「最近DSE考試延期,但又取消了面對面的課,我唯有花更多個深夜,幫學生改卷和整理最後筆記。」
早前收到家長送來的口罩和食物,他很感恩。訪問當日,Spencer從元朗的住所趕到港島上課,並帶上一大袋心意卡和禮物,在最後一堂送給學生,為他們打打氣。
「元朗仔」努力不懈考上香港大學。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