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編劇潘幸枝(Ja Poon)八年來一直參與各種義工活動,更在疫情期間的四個多月來,每天搜購抗疫物資,為各區長者、無家者、老人院、基層兒童、殘障人仕和弱勢組織派送,她的堅持純粹希望人人健康撐過疫情!
#Ja Poon:我唔係慈善機構,但得到善心人信任!
今年上映、由郭富城及楊千嬅領銜主演的《麥路人》電影,當中一位女編劇在大眾心目中或許只是過路人,她依然默默為轉角的陌生人譜寫不一樣的劇情。
疫情爆發初期,Ja每天都會到處跑藥房排隊購買、分拆、派送。
那時正值農曆年假,物資嚴重短缺,市面充斥黑心炒價,Ja因為擔心基層長者難以負擔炒價,便開始派送。最近常聽說「愛在疫情蔓延時」,Ja正正親身體會社區內的好人好事!
Ja透露曾急著為幾個不同組織購買數千升漂白水,特別為屯門、元朗和天水圍多個社福機構,親自送抵一箱箱物資。
當素未謀面的老闆得悉是慈善用途後,便二話不說先送貨,還提供分裝工具;也有一次在膠樽嚴重缺貨時,塑膠廠為慈善以批發價立即出貨,把藥水樽賣給她分裝酒精;也有藥廠以批發價給她,以便特快出貨運送酒精……
而Ja及後不只找來更多供應商,亦開始得到善心人捐助物資,當中有素未謀面的網民,亦有低調地多次捐助的善長。
女編劇八年來參與不同義工活動。
Ja感恩得到多位陌生有心人幫助,「我唔係一個慈善機構,但佢哋對我莫大信任,呢種就係香港人獅子山精神。」
Ja對選購和捐助的物資,都會了解清楚貨源和質量,亦會在派發時與受惠長者閒聊慰問。
原來她曾遇過不少長者,不清楚疫情、不懂得戴口罩、未用過酒精搓手液,而他們大多是無親無故的獨居長者,因此她除了派發以外更耐心教導抗疫常識。
文青女親近弱勢社群,了解他們的生活所需。
#「仲會同佢哋閒聊,因為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資,還有心靈安慰。」
這令她明白到,雖然基層長者最需要的是物資和資助,同時更需要各界的關懷,所以即使現在疫情稍緩,她仍然堅持。
她說:「只要每次出街多帶一個大袋口罩,多袋一點物資,預鬆一點時間便可幫人,大家也不妨試試。」
親手遞上防疫物資。
【病菌無間地 疫境有情天】
每每遇見街上的長者、老人院和無家者,Ja都會親手遞上防疫物資,而小童和殘障人仕會透過社工幫忙,亦有為一些資源緊張的組織和機構派送。
#「希望大家多點包容和關懷」
「大概每一個人都不想貧、病、老無所依,希望大家能將心比己,多點包容和關懷,能體會施比受更有福。」她呼籲人人都可加入愛心行列。
問及有否打算成立慈善組織,Ja表示暫時以個人處理,靈活性和自由度較大,如果將來機緣巧合,或者會考慮。
無論是個人或是成立組織,她最希望做的是臨終關懷,令受眾在最後一段路感到溫暖。
為基層市民撲「貴價」口罩,樂此不疲!
新界人家
民生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